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克明  韩影 《中外医疗》2009,28(32):150-150
口腔黏膜炎(PM)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Y)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对OM细心的观察和科学、周到的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对病人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移植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胃切除改良ρ形空肠代胃治疗胃癌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克明 《腹部外科》1997,10(4):149-150
介绍全胃切除改良ρ形空肠代胃治疗胃癌的经验,探讨本术式的理论根据。全胃切除ρ形空肠代胃系日本大内清大于1963年首创,作者对其作了四点改进。依据1984~1997年施打全胃切除改良ρ形空肠代胃治疗89例胃癌患者的满意疗效,就全胃切除指征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总结其经验体会,并说明本本式安全、简便,术后生活质量高,是一种满意的代胃术。  相似文献   
3.
报告全胃切除ρ形空肠代胃治疗胃癌6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与手术死亡,无返流性食管炎和倾倒综合征,生存质量满意。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8%、42.2%和34.4%。本组结果表明:此种改良后的ρ形空肠代胃、空肠原位间置术式,安全、简便、省时,使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和远期后遗症均可得到较好预防和纠正,术后生存质量高,是一种满意的代胃术。  相似文献   
4.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对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 ,对坏死性筋膜炎手术后的病人 ,在全身以及局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 ,局部再施于中药 (九一丹 ,八二丹及迎春散 )可促使创面愈合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1年8月-11月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肝胆外科一中心二科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其中行早期肠内营养(EEN组)30例,常规肠内营养组(REN组)30例。两组均于术后24h开始给予营养支持,共10d。其中EEN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REN组在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术后4d、7d及术后11d病人一般情况、肝脏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及肝功能恢复较快。结论肝部分切除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制订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了解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实验组术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即在全面分析手术部位相关感染因素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感染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面分析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因素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侧甲皱成形术治疗嵌甲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化脓急性甲沟炎患者,先拨甲排脓,并换药,伤口愈合后再次侧甲皱成形术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230例中54例积脓者,先行拨甲术,再行Ⅱ期侧甲皱成形术,痊愈;176例慢性嵌甲患者,行Ⅰ期侧甲皱成形手术,痊愈,效果良好,未见嵌甲复发。结论侧甲皱成形术手术创伤小,预后好,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确切,为治疗嵌甲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p185蛋白阳性率与乳腺癌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TNM分期分为Ⅰ-Ⅱ组(Ⅰ-Ⅱ期患者)36例和Ⅲ-Ⅳ组(Ⅲ-Ⅳ期患者)2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及不同病理特征下患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分析联合检测和单独检测之间的差异。结果3组间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和Ⅲ-Ⅳ组患者血清中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肿瘤直径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组织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状态与乳腺癌患者的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呈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H(OR=1.019,P=0.001)、TSGF(OR=1.632,P=0.001)、p185蛋白阳性率(OR=1.089,P=0.000)是乳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诊断曲线结果显示,联合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独指标的诊断效能(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TSH、TSGF水平及p185蛋白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显著相关,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能力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意外伤害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急救与互救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杭州市一所综合性大学的839名大学生进行了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 除触电和煤气中毒外,大学生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技能较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骨折、手外伤、急性扭伤、游泳时腿部抽筋与游泳时呛水的自救与互救能力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中暑、灼烫伤、游泳时腿部抽筋外,各年级大学生意外伤害的自救及互救能力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灼烫伤、骨折外,各专业大学生意外伤害的自救及互救能力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除触电外,来自于城市、乡镇、农村的大学生意外伤害的自救及互救能力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的意外伤害自救与互救技能普遍欠缺,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急救能力培训来提高其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大学生伤害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的839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839名大学生中,男生的伤害发生(遭遇)次数高于女生;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灼烫伤、骨折、急性扭伤、暴力伤和高空坠落伤的发生(遭遇)次数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伤害的发生(遭遇)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伤害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95.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伤害健康教育,大学生平时获取伤害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前3位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父母。结论大学生对伤害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性和主动性,但目前获得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差,学校方面提供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工作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