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尿蛋白方面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尿蛋白定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尿微量白蛋白方面均有效果.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更能保护患者肾脏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膀胱炎(中医淋证)占尿路感染中的60%。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弓上膀胱区不适等,但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1-3]。常有白细胞尿,少数可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4]。尿蛋白定  相似文献   
3.
广义肾性贫血是指一切与肾脏疾病有关的贫血,狭义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常表现有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现就中医治疗肾性贫血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病机主要为肾气固摄失司,膀胱气化不利,三焦通调水道失常等。中医外治法治疗尿潴留有较好的效果,综述如下。1穴位按摩法许金琴[1]治疗产后尿潴留84例。观察组44例按摩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穴,每穴3min。显效34例(77.3%),有效8例(18.2%)无效2例(4.5%);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肾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又以慢性肾炎的患病率最高。每年死于与慢性肾炎相关联的心脑血管疾病超过百万人。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之后,慢性肾炎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西医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不良反应大、复发率高、治疗依从性差[1]。近年来,中医在治疗此疾病的过程中疗效显著,逐渐在临床上占有重要地位[2]。对此,本研究观察中药健脾益肾祛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并与西医治疗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足浴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及针对原发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足浴方法治疗。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足浴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高血压肾病是高血压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随着高血压病的进展,肾脏损害几乎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归饮子加减对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皮肤瘙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当归饮子加减方,对照组患者采用热水熏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佳(P<0.05).结论:当归饮子方加减可以明显减轻血液透析患者的皮肤瘙瘁症状,可以作为日常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旁亢(MHD伴SHPT)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临床证候调查量表,以搜集到的80例MHD伴SHPT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MHD伴SHPT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脾肾阳虚、脾肾气虚证以及血瘀证均各占32.50%,水气证16.25%,肝肾阴虚证10.00%、气阴两虚证6.25%,湿热证与湿浊证各占1.25%。(2)在轻中度及中重度的MHD伴SHPT患者当中都是脾肾阳虚、脾肾气虚证所占比例高,分别为30.77%、42.86%;在极重度的患者当中血瘀证所占比例最高,为71.42%。结论:(1)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旁亢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脾肾气虚证及血瘀证。(2)血PTH水平对于血液透析伴继发性甲旁亢中医证候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血PTH水平越高,血瘀证的发生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益气养血治疗尿毒症腹透过程中的贫血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气养血治疗尿毒症腹透过程中的贫血探略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传方,李忠爱大庆市中医院韩冰贫血是尿毒症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腹膜透析治疗只能代替肾脏的排泄功能,以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功能.却不能代替肾脏的内分泌功能。故临床上贫血较严重的尿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