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建立顽癣净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20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5:4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苯甲酸在0.0545~0.545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101.5%,RSD=1.0%;水杨酸在0.0266Φ0.265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8%,RSD:2.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较好的控制该品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康四和  周锐  聂晶 《中成药》2010,32(12):2088-2091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山楂、槟榔、枳实、枇杷叶等)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评价不同批次样品成分含量差异。方法:样品经提取后经HPLC法测定,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0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检测波长:λ=283 nm。结果: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分别在0.042 1~0.842μg、0.010 22~0.204 4μg、0.044 0~0.8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0%(RSD为1.8%)、97.4%(RSD为1.7%)、99.0%(RSD为1.5%)。结论:该法简便、测定准确、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能较好的评价该品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枳实、枳壳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的方法,对枳实、枳壳药材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Cosmosil C18液相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 80),检测波长λ=283nm.结果 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对照品分别在0.211 ~4.220,0.051 1~ 1.022 0,0.220 ~4.4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97.1%(RSD0.9%)、97.3%(RSD 1.0%)、98.3%(RSD 1.1%).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变化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有效的评价枳实、枳壳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金牛咽炎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率、绿原酸转移率为综合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乙醇体积分数、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我国鼠妇虫药材的基源种类和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对收集药材样品进行种类鉴定,结合文献研究,明确鼠妇虫药材基源种类的分类属性,建立基源种类与近似种形态鉴别检索表;采用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及浸出物测定等方法,对鼠妇虫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结果 鼠妇虫药材基源种类属性拟定为卷甲虫科、普通卷甲虫和鼠妇科、粗糙鼠妇,形态检索表能对基源种类及其主要近似种类进行分类鉴别;10批药材样品中均含有多个种类来源.结论 为鼠妇虫药材基源种类鉴定、对药材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柴芩双解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柴芩双解颗粒的药效作用。方法:通过体外抗菌试验对大鼠酵母所致发热的影响、对大鼠蛋清性足关节肿胀的影响及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等实验指标研究柴芩双解颗粒的抗菌、解热、抗炎、对免疫功能影响等作用。结果:柴芩双解颗粒对实验用不同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酵母所致的大鼠体温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大鼠蛋清性足关节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具有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作用。结论:柴芩双解颗粒具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该实验为该药研究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康四和 《中国药师》2013,(10):1595-1597
摘 要 目的: 建立几种含黄芩、丹参药材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对各药物所含药材成分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快速提取方法制备供试溶液,建立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确定药材的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结果:试验中含相同药材的不同药物均具有相同的特征色谱峰,通过特征图谱色谱峰数及相对保留时间可对所含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与对照品色谱峰面积的比较可计算出样品中指标成分的含量。结论:本文方法可以对不同药物中所含的黄芩、丹参药材成分进行快速鉴别,对指标成分进行快速半定量,对药物质量进行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8.
康四和  周锐  聂晶 《中国药师》2011,14(1):65-66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中槟榔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Cosmo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每1000ml含十二烷基磺酸钠1.0g)(48:52),检测波长:215nm。结果:氢溴酸槟榔碱对照品在0.100~2.0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7%,RSD=2.63%。结论:该法简便、测定准确、分离效果好,能较好的评价该品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邓海英  龚勇祥  李连凤  邓雪丹  唐诗  康四和  江珍玉 《中草药》2019,50(9):2242-2250,2256
微生物污染是饮片外源性污染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对近10年来饮片微生物污染及典型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饮片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品种、来源及炮制方法饮片间微生物污染存在较大差异,耐热菌及耐胆盐革兰阴性菌污染率高,其他控制菌检出率较低。污染典型菌的分离鉴定研究主要集中于耐热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典型耐热菌主要是来源于土壤及其他外环境的芽胞杆菌属,少数分离菌株对人类有致病报道;分离的典型革兰阴性杆菌70%以上菌株有致病报道,以阴沟肠杆菌为常见分离菌。近年来,一些新的污染典型菌检测方法逐步被应用,如API、Vitek2 Compact鉴定系统、FRIT、MALDI-TOF/MS、核糖体分型技术及16 S rRNA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等,这些方法较传统方法更灵敏、快捷和准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紫荆皮植物学及生药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湖北紫荆皮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制订了同属植物形态鉴别和不同习用混淆品种药材性状鉴别检索表,运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鉴别等方法对湖北紫荆皮进行鉴定研究.结果 检索表能较好区分同属近似药用植物和不同习用药材混淆品种,药材性状、显微、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明显.结论 为理清湖北紫荆皮植物来源,区分不同习用品,有效控制该品种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