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经络-脏腑相关是其核心。本文以心包经内关-心脏相关为主题,应用现代电生理学技术,外周与中枢相结合,在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上,证明电针“内关”可纠正缺血心肌电紊乱现象;双向调整急性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孤束核、下丘脑后区基本活动过程的变化。提示这2个结构是内关-心脏相关联系的重要中枢环节。赋予经络-脏腑相关理论新的实验佐证,为临床针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电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心肌单相动阼电位(MAP)作为直接反映心肌电活动的有效指标,已被广泛地用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脏药理学的研究等各个领域,因而我们参考国外有关文献,自行设计了一种自心外膜引导家兔在体心脏MAP的新电极——心外膜接触电极。 该电极外壳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的长3cm的锥形管,内有一同样材料的活动套管,其尖端伸出外壳1cm,底部与弹簧相连,以保证电极与心外膜接触良好具能随心脏搏动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3.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Neiguan”acupoint on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is-chemic electrocardiogram(ECG)induced byligating the left ventrienlar branch(LVB)ofcoronary artery was observed in 48 anesthetizedrabbits with or without electrolytic lesion ofpreoptic-anterior hypothalamic(PO-AH)area.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1)the recoveryof ischemic ECG ST-segments and T wavescould be promo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Nei-guan in the intact animals;(2)electrolytic lesionof PO-AH did not affect the spontaneous re-covery process of ischemic ECG significantlyand(3)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at Nei-guan on the recovery process was diminishedobviously by electrolytic lesion of PO-AH.Theresults suggested that PO-AH might be involvedin the effect of recovery of acute ischemicmyocardial injury promo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at Neiguan acupoint.  相似文献   
4.
循经感传现象是最常见的经络现象,也是目前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的重要线索。近代对感传的研究,开始只是基于偶然的发现,从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一直迟滞不前。直至1972年后,我国各省市普遍开展了感传现象的人群调查,确立此现象在人体的客观存在,方引起医学界的普遍重视,使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调查所见的感传例,在人群所占比例仍然较少,特别是典型的感传例,只占人群的千分之几,从而使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面临很大困难。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5.
学习《针灸临床研究规范》提高我国针灸临床研究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针灸对实现“2000年全人类享受医疗保健”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因此,一直非常关心并采取具体步骤推动针灸在全世界的发展。如发布文件确认针灸对几十种疾病确有疗效,组织厘定和发布针灸穴位名称标准化方案,在中国设立为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6.
经穴-脏腑相对特异性联系及其作用途径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许多论述认为,体表经穴与相应脏腑之间具有相关联系。这些事实支持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医学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经穴脏腑间的这种联系是否具有相对特异性,至今尚无定论。继续进行经穴脏腑间相对特异性联系的研究,是探讨针灸治病规律,提高临床疗效,阐明经络实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国内外有关心包经、胃经经穴与相应脏腑联系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7.
孤束核(NTS)在心血管活动的中枢整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神经均向中枢投射至NTS的所有重要亚核,由NTS发出的纤维与支配心脏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和副交感节前神经元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然而急性心肌缺血的信息能否传递至NTS?目前尚未见报导,本文目的在于应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以神经元自发放电为指标,初步探讨急性心肌缺血对NTS神经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续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巍  庄鼎  刘炜宏 《中国针灸》1998,18(9):574-575
4.3 针灸的性质特点针灸是在东方哲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医的一个分支,这种哲学主张用整体的方法来调整身体的平衡。当然针灸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各自有自己的理论原则。在有关针灸的任何研究中,都必须优先考虑尊重这些理论原则。研究的针灸学派不同,这些原则也可能随之而有所不同。为达到这一目的,当策划、准备、实施研究项目时,研究人员应当充分地表达出针灸的传统知识与经验。一个好的针灸临床研究项目应当在理解并结合传统与现代医学知识的过程中实施完成,传统与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都可以使用。4.4 临床研究(1)目的针灸可以用作:1一种治…  相似文献   
9.
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结构与功能有精辟的论述和比较明确的记载。这些论述和记载,为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1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篇》:“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又如高世栻在《素问·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穴位对脑力劳动恢复的作用。方法青年受试者18人,电刺激穴位组7人,对照组11人;采用心算(按难度分为难、中、易三类)-短时记忆-匹配-反应的模式,观察电刺激对反应时、反应正确率的影响。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表明,在电刺激穴位组,刺激穴位后受试者对容易题、中等难度题的反应时明显降低(P<0.05),在对照组则未发现这种变化;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反应正确率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刺激穴位是一种较好的脑力劳动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