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压力,并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进行手术的7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表现,分析其压力来源并给与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压力,给予相应护理后,显效43例(60.56%),有效21例(29.58%),无效7例(9.86%),总有效率为90.14%。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产生压力的概率很高,相应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瑜伽疗法是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最常用的补充替代疗法之一,可改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综述了瑜伽疗法概述、干预方式、效果,以期为乳腺癌优质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尚立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145+147-145,147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化疗方案导致重度骨髓抑制者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8例乳腺癌行化疗治疗并导致骨髓抑制的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68例患者均平稳度过骨髓抑制期并康复出院。结论防出血及抗感染的护理措施是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4.
护肩带用于预防脑卒中患者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护肩带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脱位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护肩带对患侧肩关节保护;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用三角巾及吊带托起患侧上肢.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肩关节脱位测量及上肢运动功能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 两组肩关节脱位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13.3%、对照组30.0%,x2=4.32,P<0.05;两组上肢功能评定得分和Barthel指数记分评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肩带对脑卒中患者肩关节脱位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蒋晶红  尚立华 《当代护士》2007,(12):111-112
导尿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留置尿管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本院目前采用Folley双腔气囊导尿管,尿管不做体外固定,传统固定法是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单位的大单上,为病人留置尿管期间经常因牵拉尿管而发生尿道粘膜损伤、尿管脱出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出身于医学世家的王亚楠经10余年的精心研究,成功研制出治疗皮肤顽疾的系列秘方绝技,采用内服及外用药:膏、丹、丸、散、酊、水等王氏1-17号治疗各种皮肤疑难顽症,愿在全国转让以下专科病技秘方。以门诊带教实践为主,见病讲理论传秘方,全部秘方倾囊传授,保证每位学员会独立配药诊治,学期不限,学会为止,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立华 《天津护理》2011,19(2):118-119
近年来,由于脑卒中诊治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明显下降。生存下来的患者致残率显著升高,存活者75%遗留不同程度残疾,其中42%为重度残疾。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通络针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观察两组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星期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及病残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显效率达85.0%,明显优于对照组7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对TC及HDL具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P<0.01)。结论调神通络针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症状和血脂紊乱状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护理对策.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71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补肾健脾方治疗及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71例乳腺癌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及护理,其中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73%.结论 加强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中医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性,并且对提高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53和siRNA-c-myc质粒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分析其在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价值。方法共表达P53和siRNA-c-myc的质粒转染人乳腺癌细胞株,对照组则是空白质粒的转染的人乳腺癌细胞株。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两组P53和c-myc基因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的情况,另外还要用MTT法检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质粒组相比,P53和siRNA-c-myc质粒组可以显著地抑制c-myc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增强了P5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另外还能够使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大大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相关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P53和siRNA-c-myc质粒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强乳腺癌细胞P53的表达和抑制c-myc的表达,还可以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分裂及增殖,由此推测上调P53、下调c-myc基因可以到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作用,这也为乳腺癌的治疗的研究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