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膀胱炎血尿(19例临床报道)宋藏珠1张会珍2牛书怀1我科自1985年1月~1993年12月共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1572例,回访1479例,发现19例以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为主要症状的放射性损伤,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  相似文献   
2.
外阴汗腺乳头状瘤癌变一例报告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市050011)房朝晖李魁秀宋藏珠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外阴肿物3个月,于1997年5月在本单位医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肿物为囊性,1cm×1cm×0.5cm大小,囊内为清亮液体。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5岁及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放疗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年轻宫颈癌的临床特点,并依期别相同、肿瘤大小相近、病理类型相同、鳞癌病理分级相同、放疗方案相同配对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宫颈癌患者112例作对比研究。结果年轻组与老年组共224例,总5年生存率为58.5%。年轻组与老年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和6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5)。单因素分析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类、鳞癌分级、病理类型、近期疗效6种因素与年轻宫颈癌生存率的关系,其中放疗后肿瘤完全缓解、Ⅱb期患者、肿瘤≤4 cm疗效较好(P=0.000、0.000、0.000)。Cox回归模型对以上6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期疗效和临床分期是影响年轻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0、0.016)。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构成比逐渐上升。排除肿瘤分期、肿瘤大小、病理分类、鳞癌分级、病理类型、近期疗效的影响后,年轻宫颈癌患者放疗疗效不比老年患者差。  相似文献   
4.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 30年来 ,老年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而年轻妇女宫颈癌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特别在 30~ 35岁年龄组。年龄是否影响宫颈癌患者的预后 ,目前尚有争议。故对本院 1985~ 1996年收治的 6 9例年龄≤ 35岁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6 9例年轻患者年龄 2 2~ 35岁 ,中位年龄 32岁。随访 6 0~ 15 0个月。本组病例中 ,鳞状细胞癌 6 0例 ,腺癌 9例。按 1985年国际妇产科协会分期标准 ,Ⅱa期 1例 ,Ⅱb期 30例 ,Ⅲa期 3例 ,Ⅲb期 33例 ,Ⅳa期 2例。病变分型 :结节型 33例…  相似文献   
5.
自拟化滞汤治疗放射性水样泻30例疗效观察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宋藏珠张会珍△李魁秀(050011)我科自1991年1月~1996年6月对放射治疗期间出现水样泻的妇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采用自拟中药化滞汤治疗组较采用西药庆大霉...  相似文献   
6.
7.
E-钙黏蛋白基因多态性与子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CDH1(E-钙粘蛋白,E-cadheri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北方妇女子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243例子宫颈癌患者、323例健康对照的CDH1 -160C/A、-347G/GA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DH1 -160C/A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在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H1 -347G/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总体分布在子宫颈癌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即G/GA+GA/G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OR值为2.66 (95%CI=1.48~4.80),同时有增加子宫颈癌的HPV16, 18型感染的趋势,OR值为1.979(95%CI=0.860~4.558),子宫颈癌-160C/A、-347G/GA等位基因存在部分连锁不平衡(D′=0.793118,SD=0.0751),单体型分析显示-160C/-347G是中国北方妇女常见单体型。与-160C/-347G单体型相比,-160A/-347GA单体型和-160C/-347GA单体型均也可增加该病的发病风险,OR为1.80(95%CI=1.10~2.94)和1.47(95%CI=1.10~1.96)。结论:与-347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即G/GA+GA/GA基因型)可显著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子宫颈癌的HPV16, 18型感染的趋势。与-160C/-347G单体型相比,携带-160A/-347GA单体型和-160C/-347GA单体型都可以增加子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例1,患者,58岁,因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下腹痛2个月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妇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颈口流出水样物,血性;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诊断性刮宫病理:宫颈管坏死组织,可见少许异型细胞,宫内膜腺癌Ⅲ级.患者于2006年11月1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浆肌层表面近破溃,双侧卵巢输卵管正常;左闭孔淋巴结3cm×3cm×3cm,靠近髂血管处片状增厚淋巴结,被切除;骶前淋巴结固定与血管紧密未能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aptophysin)(+),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透肌层(图1),宫颈管内口未受侵;淋巴结,左腹股沟0/2,左闭孔0/2,左髂组0/2,右腹股沟0/2,左淋巴结1/2,右髂组0/2转移.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Ⅲc期,术后行放疗,盆腔60Co外照射,肿瘤照射量52Gy/26次/6周.阴道残端192Ir腔内照射,黏膜膜下5mm 24Gy/3次/3周.放射治疗同时行化疗,静脉滴依托泊苷100mg,连用5d;顺铂 40mg,连用3d.28d重复,共6个疗程.于2007年5月结束治疗,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现已无瘤生存63个月.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其次为腺棘癌和腺鳞癌,而单纯鳞癌极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58岁,因绝经后阴道流液,不规则出血6个月于1991年5月31日入院。体检: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光滑、宫颈大小正常...  相似文献   
10.
化疗加放射治疗Ⅲb期宫颈鳞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诱导化疗提高Ⅲb期宫颈鳞癌放射治疗疗效的方法。方法  86例Ⅲb期宫颈鳞癌患者先接受CFP方案化疗 ,即环磷酰胺 6 0 0mg ,静脉注入 ,第 1、5天 ;氟尿嘧啶 5 0 0mg ,静脉点滴 ,第 1~ 5天 ;顺铂 2 0mg ,静脉注入 ,第 1~ 5天。化疗结束后即开始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均采用60 Co外照射加192 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为观察疗效配对抽取单纯放射治疗患者 86例作对比观察。结果 化疗加放射治疗组 (放化组 )和单纯放射治疗组 (单放组 )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5 5 .8%和 4 0 .7% ,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化放组的白细胞减低率和胃肠反应率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的主要死亡原因为盆腔复发 ,化放组死于远地转移的病例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以顺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联合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Ⅲb期宫颈鳞癌可以提高疗效 ,虽毒副反应有所增加 ,但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