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血管疾病,同时也是多种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hoA/ROCK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密切联系。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可以通过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血管钙化、调控炎症细胞聚集以及抑制血小板增殖变形来延缓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灸、电针启动相关内源性保护信息对胃黏膜的保护效应以及与腓总神经通路的关系。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模型艾灸组(C组)、手术模型艾灸组(D组)、模型电针组(E组)和手术模型电针组(F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无水乙醇、阿司匹林灌胃制备胃黏膜损伤模型,其中D组和F组在行腓总神经切断术后进行造模。C组和D组采用艾灸双侧足三里穴治疗,E组和F组采用电针双侧足三里穴治疗。治疗3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形态学变化,计算胃黏膜溃疡指数(UI),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与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结果 B组、C组、D组、E组和F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D组、E组和F组血清IL-1?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B组和D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含量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F组UI、血清NO含量及胃黏膜组织中NO、IL-1?含量与E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和电针足三里穴均可通过腓总神经途径传递信息,促使NO、IL-1?释放,从而有效促进胃黏膜修复,且两种方法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3.
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以动脉内膜斑块为特征的血管类疾病.据统计,AS是导致我国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病理因素之一[1].对于AS的发病机制,动脉内膜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AS的始动环节,因此对与内皮细胞相关物质参与AS机制的研究较多.而研究发现AS与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