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肝通窍汤对突发性聋模型豚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以噪声刺激加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法制备突发性聋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治疗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并设立空白对照组(10只)。治疗组予以清肝通窍汤治疗,阳性对照组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蒸馏水灌胃。观察比较各组豚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结果造模后,模型豚鼠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升高。服用清肝通窍汤组动物各项指标值均降低而接近正常。结论清肝通窍汤能较好改善突发性聋模型豚鼠因血液流变性改变而造成的微循环障碍,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窦清合剂对实验性化脓性鼻窦炎兔血清细胞粘附分子-1(ICAM-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GM-CS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后的Hinni造模法建立兔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模型。予以鼻窦清合剂高、低剂量灌胃治疗,并设立空白组、模型组、鼻渊舒(鼻渊舒口服液灌胃)组作为对照。观察用药前后各组兔血清ICAM-1、GM-CSF浓度的变化。结果模型兔ICAM-1、GM-CSF浓度明显升高,经鼻窦清合剂治疗后,实验动物兔ICAM-1、GM-CSF浓度水平降低接近正常范围,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窦清合剂可明显改善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兔全身及局部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作迁延、难以根治、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影响。西医采用药物、免疫、外科等多种治疗措施、在起效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强、远期疗效差等弊端。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稳定、多靶向、整体调节的特点、在防治AR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随着中药在AR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日益广泛、学者们基于分子-细胞-生物学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AR信号通路的基础研究、为更深入地阐释其信号通路传导机制、该文分别对中药单体及复方两个层面开展的诸多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为中药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包括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TLR)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33/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IL-33/ST2)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研究发现中药治疗AR过程中涉及的各信号通路之间相互作用、基因之间互有关联、并非独立发挥作用、如TLR作为上游信号可影响PI3K/Akt、MAPK信号通路、NF-κB为PI3K/Akt、TLR、IL-33/ST2及MAPK信号通路的下游底物、并且发现IL-33/ST2作为新型信号通路与AR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总结现代临床辨治经验和认识,认为鼻鼽发病与脏腑虚损关系密切。气虚则温煦、防御及固摄作用减退,鼻窍功能失常;肺气亏虚,则鼻失温养,肺不主涕;脾气虚弱则清气不升,鼻窍失养;肾气不足则精气不布、肾阳失温煦,鼻窍功能失常,而成鼻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脾利咽汤对慢性咽炎患者唾液中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的影响及机理。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7例正常人及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脾利咽汤治疗组40例和金嗓利咽丸对照组40例,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唾液中SIgA的含量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唾液中SIgA的含量均有提高,且其SIgA的含量及总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利咽汤可显著提高慢性咽炎患者唾液SIgA的含量,可能是该方治疗慢性咽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内经》"和利阳气法"指导下自拟益肺调血汤和清热通阳汤治疗阳气虚型和阳气郁型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病例,随机分为阳气虚型、阳气郁型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益肺调血汤、清热通阳汤及辛芩片,服用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和利阳气法"指导下运用自拟中药益肺调血汤和清热通阳汤,能够有效消除或缓解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减轻鼻黏膜的肿胀程度,有利于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促进鼻黏膜生理功能的恢复,中药辨证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研究,明确"肝开窍于目,从肝治目""目病多火"的深层次含义;在肝目皆体阴用阳的理论基础上,明确肝体阴虚失柔,易致火热上炎是目病的潜在病机,眼部热象为标,阴液不足为本,明确益阴柔肝识本在目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老年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等,1剂/d),对照组予杞菊地黄丸(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等,1剂/d),分别治疗3个疗程后,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耳鸣持续时间、睡眠质量、情绪及总体感受等主要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组方及功效符合老年性耳鸣的发病特点,为老年性耳鸣的一种可行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发现和提出鼻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2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修订、完善,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制修订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2015),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共识、多中心临床诊疗病例观察、一致性评价、专家问卷调查、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网上意见征询等形式对2012版鼻窒中医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论证。结果:对旧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有:①对鼻窒定义重新进行修订,扩大了鼻窒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对临床各证型的选方用药进行修订,更体现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专科诊疗特点;③增加了辨证使用中成药;④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原指南中的治疗方法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删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清肝通窍汤对突发性耳聋豚鼠血.ET(内皮素)、NO(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噪音刺激加肾上腺素皮下注射,造成突发性耳聋豚鼠模型,以清肝通窍汤治疗,血府逐瘀口服液为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豚鼠血ET、NO水平。结果:模型组豚鼠血ET含量升高,NO含量下降;经清肝通窍汤灌胃治疗2周,可恢复ET、NO的动态平衡。结论:清肝通窍汤可通过调节ET、NO水平,恢复其动态平衡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