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2.
[目的]通过研究知柏地黄汤对细胞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ARE)信号通路的调节及其对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治疗阴虚火旺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分为对照组、知柏地黄汤低、中、高浓度组,分别以0、1、20和100mg·mL-1的知柏地黄汤干预24h,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筛选知柏地黄汤显著调控的信号通路;荧光定量PCR检测所筛选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利用磷钼酸比色法及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细胞耗氧率(oxygen consumption rate,OCR)、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组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21d,干姜组先以10g·kg-1干姜附子肉桂汤灌胃14d、再以0.9%氯化钠溶液灌胃7d,干知组先以10g·kg-1干姜附子肉桂汤灌胃14d、再以知柏地黄汤灌胃7d,灌胃体积为10mL/(kg·d),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技术检测血清中代谢物的改变。[结果]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知柏地黄汤对ARE元件调控最为显著,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知柏地黄汤可以促进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小肌腱膜纤维肉瘤(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Maf)的转录(P0.001,P0.05),同时抑制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1,Keap1)的转录(P0.001)。与对照组比较,知柏地黄汤组细胞ATP含量(P0.05)、OCR(P0.001)及SOD活性(P0.05)均升高。动物实验证实,知柏地黄汤灌胃治疗可以改善阴虚火旺模型大鼠胆碱、甘胆酸及棕榈酰左旋肉碱(palmitoyl-L-carnitine,PALC)的紊乱,其中胆碱及PALC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知柏地黄汤能够通过ARE信号通路,抑制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改善阴虚火旺引起的代谢紊乱,这可能是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火旺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解毒祛瘀滋肾方对MRL/Ipr小鼠肾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另选10只昆明鼠作为正常对照组.HE染色分析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GRα与亲环素A结合力的影响.结果 两个用药组MRL/lpr小鼠肾损伤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小鼠肾组织GRα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中药组两个指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毒祛瘀滋肾方可显著提高GRα与亲环素A的结合力.结论 上调GRα的表达并增强GRα与亲环素A的相互作用是解毒祛瘀滋肾方能够改善小鼠肾组织病变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红参、黄芪诱导的大鼠实热证模型血液内环境氧化应激状态的变化及其血液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探讨实热证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热组和正常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只。实热组采用红参、黄芪水煎剂灌胃构建实热证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两组灌胃均为2次/d,共1周。测量大鼠日均饮水量、肛温;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及17-羟皮质类固醇(17-hydroxycorticosteroid,17-OHCS)含量;硫代巴比妥法检测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变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鉴定血清中小分子代谢物的改变。[结果]实热组大鼠在灌胃期间饮水量增多(P0.05),血清内TSH及17-OHCS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氧化应激指标MDA、GSH、T-AO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C-MS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热组大鼠血清中溶血卵磷脂(lysophosphalipid,Lyso PC)、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皮甾酮等物质含量均降低(P0.01);棕榈酸、鞘氨醇含量升高(P0.05,P0.01)。[结论]红参、黄芪可引起实热证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这些改变有加剧血管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上火"人群中细胞因子激活素A(Activin A)及E选择素(E-selectin)血清含量的测定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探讨激活素A及E选择素在"上火"人群发病机制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采集临床患者血液样本并提取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激活素A及E选择素的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激活素A及E选择素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上火"患者血清中activin A、E-selectin的水平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ctivin A、E-selectin基因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平和质人群;观察组外周血中activin A、E-sel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高于阴虚"上火"人群。结论:"上火"是一种局部的炎性反应,机体内环境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激活素A水平升高,影响炎性反应介质的作用或者本身作为一种炎性反应介质活化血管内皮细胞刺激E选择素的分泌与合成,诱导炎性反应,这是"上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述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对固有免疫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以"glucocorticoid,innate immune,neutrophile granulo-cyte,macrophage,NK cell,dendritic cell"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GC作用于固有免疫细胞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GC在调控固有免疫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GC主要表现为抑制炎症及免疫功能,但在多种情况下,如GC不能诱导NEU凋亡、GC促进具有拮抗GC功能的MIF的表达等都表明GC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GC对固有免疫细胞的作用,对阐明GC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干姜附子肉桂汤诱导的大鼠口腔溃疡的机制,探讨热性药诱发上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2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0.1mL/(10g·d)灌胃,模型组用干姜附子肉桂水煎剂0.1mL/(10g·d)灌胃,均为1次/d,连续给药21d后,腹腔主动脉取血行血常规检测,取两组大鼠的口腔黏膜组织,以HE染色检测口腔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IgG和IgA表达差异,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血常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总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T)、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ONO)、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lymphocyte ratio,NLR)均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出现表皮脱落、炎性浸润,表明模型组的口腔黏膜损伤,造模成功;免疫组化显示模型组的口腔黏膜组织的IgG和IgA表达升高,提示口腔黏膜组织炎性反应增强。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表达两倍以上的基因有463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99个,参与主要通路有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涉及的主要基因为二酯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acyl CoA:diacylg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鞘磷脂沉积病C1样蛋白1(Niemann-Pick C1-like 1,NPC1L1)、脂肪酸羟化酶结构域蛋白2(fatty acid hydroxylas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FAXDC2)、类固醇脱氢酶样蛋白(NAD/NADP dependent steroid dehydrogenase like protein,NSDHL)等;下降表达基因164个,参与主要通路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涉及的主要基因有软骨素(chondroadherin,CHAD)、Ⅺ型胶原α2(collagen typeⅪalpha-2,COL11A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TNR)、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干扰素alpha 2(interferon alpha 2,IFNA2)等。[结论]干姜附子肉桂汤会引起大鼠上火,并引发口腔溃疡,其机制与多种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变有关,脂肪的消化与吸收、类固醇的生物合成、ECM受体相互作用和黏着斑通路等信号通路异常可能与其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芹菜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潜在靶点以及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及PharmMapper数据库预测芹菜素的潜在靶点,用OMIM、GeneCards、DrugBank和PharmGKB等数据库收集SLE疾病相关靶点。从STRING数据库获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并运用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芹菜素-SLE的PPI图,并筛选核心靶点。基于DAVID数据库和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包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芹菜素对所筛选通路的调控作用。结果共筛选出芹菜素潜在靶点77个,SLE相关靶点1016个,芹菜素-SLE共同靶点21个,其中核心靶点3个:ALB、HSP90AA1、ESR1;GO分析结果包括37条生物学功能、12条细胞组成过程和26条分子功能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与12条通路相关,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等经典通路。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芹菜素可抑制ERα、ERβ和NF-κB的转录。结论网络药理学的研究结果提示,芹菜素治疗SLE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可以通过调控雌激素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下游基因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SLE。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阴方对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免疫抑制的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YFP-PGEX-4T-1载体并转化,制备能够产生荧光的大肠杆菌BL21。应用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以及解毒祛瘀滋阴方干预后,加入大肠杆菌,观察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情况。结果:转化YFP-PGEX-4T-1载体后,大肠杆菌能够发出荧光。经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作用后,RAW264.7细胞吞噬能力减弱,加用解毒祛瘀滋阴方后,吞噬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增强糖皮质激素造成的免疫抑制的RAW264.7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这可能是解毒祛瘀滋阴方可以减少SLE患者继发感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