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复杂的上消化道疾病,西医治疗以抑酸为主,短期内有一定的疗效,但远期效果尚不理想。中医在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存在优势。刘华一教授从本病的病因病机出发,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基本治法,辨证施治,分型治之,巧用对药,重视中西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不给予任何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癌变率。迄今为止尚缺乏公认的、十分有效的逆转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的药物。胃复春片主要成分包括人参、枳壳、香茶菜三种中药,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行气除痞的作用,广泛用于各种慢性胃炎的治疗。文章就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做一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 髌下脂肪垫劳损是膝关节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以膝关节屈曲受力时出现症状为主要特征,如上下楼梯及蹲起过程中出现疼痛。一般多认为是髌骨软化症或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治疗效果不多不理想。本人从1987年开始在门诊工作期间用手法治疗该病35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本文35例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者57岁,最小者28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2周;单侧发病22例,双侧13例。 1.2评定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5.
孟令凯 《中国骨伤》1996,9(4):46-46
手法治疗幼儿髋扭伤中国石油天燃气总公司中心医院(廓坊102849)孟令凯幼儿髋扭伤是骨科小儿常见病之一,具有单侧发病、发病急、病程短、影响活动等特点。笔者从1987年起在门诊工作时手法治疗17例,全部治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3例,年...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观察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大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以剂量递减(20,10,5 mg · kg-1)的方式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连续3 d,再以3 mg · kg-1剂量连续注射7 d,建立大鼠心肌肥大模型,观察参附汤和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及能量代谢各项指标的影响;取心肌进行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检测。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附汤和参附汤血中移行成分可升高左心室收缩压(P<0.01),左室内压变化速率(P<0.01),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P<0.01);提高心肌肥大大鼠心肌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含量(P<0.05),降低一磷酸腺苷(AMP)含量(P<0.05);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1),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结论:参附汤及其血中移行成分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肥大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能调节心脏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7.
廊坊地区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廊坊地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患病率和患病特点,提高保健和防治水平。方法:于1997~1999年对廊坊地区16658名7~17岁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情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三检筛选”法,即一检体检、二检云纹照相、三检X线摄片。结果:脊柱侧弯的患病率为1.51%,年龄分布呈逐年上升趋势,9~13岁间上升较快;11岁后的患病率明显高于11岁前的患病率;女性与男性患病率之比为1.34:1;特发性脊柱侧弯占89.64%;Cobb角10°~19°者占89.24%;主要的曲线模式依次为:单纯主要胸腰段曲线(32.89%)、单纯主要胸椎曲线(24.44%)、单纯主要腰椎曲线(21.78%)、胸椎和腰椎联合曲线(19.56%)。结论:在中小学校进行脊柱侧弯的普查是早期发现、及时防治、提高全民保健意识的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川芎,性温,味苦,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运用广泛,为"血中气药"。川芎古称芎穷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言其"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刘华一教授临床灵活运用川芎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佳。本文就刘华一教授运用川芎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990年以来,我们将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收入院,采用硬膜外封闭下手法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37例中,临床均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者22岁,平均42岁。 1.2发病情况:有腰部外伤史28例,先有腰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探讨胃转安方治疗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与OMIM、GeneCards、PharmGKB、DrugBank疾病数据库筛选胃转安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PLGC疾病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关键靶点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建立PLGC大鼠模型,观察胃转安方干预效果,检测胃转安方对关键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胃转安方与PLGC共同靶点130个,共获得2337个GO条目,95条通路KEGG信号通路,其中关键通路为PI3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樨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与关键靶点有较强的结合力。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胃转安方可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病变程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胃转安方各剂量组降低p-PI3K、p-AKT、p-FoxO4的蛋白表达,升高FoxO4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胃转安方抑制PI3K/AKT/FoxO4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胃转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