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直肠滴入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择取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临床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中西医组加中药直肠滴入(治疗组),每组分别为75例患者。西医组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则给予西医+中医结合的治疗措施,统计并比较西医组和中西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例(94.67%),对照组为58例(77.33%),中年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中药直肠滴入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择取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
泌尿系结石在本地区属多发病、高发病.笔者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12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1月本院门诊患者2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26例,男66例,女56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27.6±16.9)岁;平均病程(1.15±0.39) a;单侧泌尿系结石59例,伴肾积水者37例.对照组87例,男45例,女42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28.1±15.6)岁;平均病程(1.21±0.34) a;单侧输尿管结石41例,伴肾积水27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护肝药选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针5支加入5%葡萄糖100 mL静注;降低门脉高压用心得安10 mg,2次/d,口服;改善微循环用血塞通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根据腹水情况,分别选用螺内酯40 mg,氢氯噻嗪50 mg,3次/d,口服,呋噻米20~40 mg加入5%葡萄糖60 mL静注,注意补钾,酌情补充白蛋白;合并腹膜炎者予头孢噻肟钠2 g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静滴;合并消化道出血予奥曲肽0.1 mg静注.中医治疗以益气疏肝、化瘀利水.方药:黄芪、茯苓、白茅根各30 g,泽兰、泽泻、虎杖、白术、贯众各15 g,白芍、炮穿山甲(先煎0.5h)、桃仁、广木香、青皮、山楂、菟丝子各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阴虚火旺者加石斛、沙参;肾气不足者加山茱萸、金樱子;便血、呕血者加白及、大黄.水煎服,1剂/d,水煎后分早、中、晚3次服.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显效14例(33.3%),有效22例(52.4%),无效6例(14.3%),总有效率达85.7%.治疗结束后6个月复发病例5例,复发率为11.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充分发挥中西医二者的优势,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复感儿的治疗方法。根据《育婴家秘》“脾常不足”的理论,以为脾虚食滞是导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机,故采用感染期以消食导滞为主,平素以健脾益气为主,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丰富了复感儿的辨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良秀 《陕西中医》2009,30(12):1660-1660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由青蒿、黄芩、竹茹、半夏、陈皮、枳壳、赤茯苓、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组成,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功。主治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舌红、苔白,间现黄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传染病,收效颇佳,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拟强肾愈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2、-21(IL-12, IL-21)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CHB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0.5 mg/次,1次/d, 观察组加用自拟强肾愈肝汤,1剂/d。疗程24周。监测血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乙型肝炎血清免疫标志物(HBV-M)水平,检测血清IL-12,IL-21水平,检测肝功能,观察临床症状、体征。 结果: 观察组应答率85.0%优于对照组的55.0%(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HBV-DNA拷贝数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5),HBV-DNA阴转率达82.5%,高于对的52.5%(P<0.05);观察组HBeAg阴转率42.5%,高于对照组的20.5%(P<0.05);观察组治疗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ALT复常率85.0%,高于对照组52.5%(P<0.05);观察组血清IL-12,IL-21水平均明显上升并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第8周至疗程结束,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处于较低水平,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 结论: 自拟强肾愈肝汤能抑制HBV复制,降低HBeAg表达,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CHB患者IL-12,IL-21水平、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孙良秀  张兵 《河北中医》2000,22(8):616-6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在退行性变的基础上 ,发生纤维环膨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脱出 ,导致相应神经根受累的一种病症。腰痛、坐骨神经痛、小腿痛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为常见病、多发病 ,属中医腰腿痛、腿股风范畴。 1 993 0 80 1~ 1 9990 831 ,我们采用腰椎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4例均为住院病人 ,根据症状、体征及 X线或 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男 38例 ,女2 6例 ;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80岁 ,以 50~ 60岁者居多 ;体力劳动者 56例 ,非体力劳动者 8例 ;病程最短 1日 ,最…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椎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以中药制剂为主穴位注射,加用中药热敷,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良秀  吴桂黔 《河北中医》2007,29(4):314-315
2001-01-2005-10,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确定诊断标准.临床症状:下腹及腰痛,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量增多和白带增多.妇科检查: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摸到包块.盆腔B超检查:可有附件增厚、炎性包块、盆腔积液等.  相似文献   
10.
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1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厌食症的主证是较长时间纳呆食少,见食不贪或见食而烦,甚则拒食。自1995年至今,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18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患儿中,男74例,女112例;全部为独生子女;年龄最小2岁,最大11岁;病程最短者3月余,最长者7年余。经检查、化验,全部患儿均无明显器质性疾病,也无明显微量元素缺乏。经仔细询问:绝大多数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任性、娇气等,在家稍有不遂即生气、发脾气或哭闹不休。2治疗方法 采用逍遥散加味为基本方:柴胡5g,白芍10g,当归10g,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