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几种挥发油对苦杏仁苷膜剂促透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露  杨中林  孙明珍 《中成药》2005,27(3):342-343
1 概述 促透剂的研究是经皮给药制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各种植物中的挥发油正成为近年来寻找促透剂研究的热点.有很多文献报道挥发油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促透作用,并且刺激性较小,很有开发利用的价值[1].鉴于此,我们以苦杏仁苷膜剂为载体,对几种植物挥发油的促透作用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从中发现适合于苦杏仁苷透过皮肤的良好促透剂.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及不同药用部位茯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明珍  杨中林  张中朋  卢露 《中成药》2004,26(5):379-381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茯苓的茯苓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茯苓不同药用部位中,茯神中茯苓酸的含量为最高;不同产地的茯苓中,广西产茯苓的茯苓酸含量为最高.结论:茯苓的不同药用部位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临床分部位入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别不大,其中以河南产茯苓含量略低,临床使用时不必区分产地.  相似文献   
3.
地蚕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张中朋  杨中林  唐登峰  孙明珍 《中成药》2004,26(12):1051-1053
目的:对地蚕(Stachys geobombycis C.Y.Wu var.geobombyci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和光谱学方法进行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初步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和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黄芩素(5,6,7-trihydroxyflavone,baicalein)(1),千层纸素A(5,7-dihydroxy-6-methoxyflavone,oroxylinA)(2),汉黄芩素(5,7-dihydroxy-8-methoxyflavone,wogonin)(3),黄芩苷(baicalin)(4),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5)和常春藤苷元(hederagenin)(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五味子醇甲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及其提取物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合理的水提工艺,采用平行试验优选醇沉工艺参数。结果优选出的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工艺为用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5h,滤液浓缩到1.4g生药·mL-1后醇沉至80%,醇液过滤,pH值调至7。结论本方法可为提取五味子的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孔树脂纯化红花黄色素的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性味辛温,人心、肝经,具祛瘀止痛功效.研究表明,红花总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红花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1,2],对红花黄色素类成分的提取采用水提的方法效果较好[3].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参附(冻干)中多糖的分子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射用参附(冻干)源于古方"参附汤",其方由红参、附子两味药组成.该方最早载于<校注妇人良方>,能增强机体抵抗力、升高血压,改善体循环等作用,临床上适用于抗休克治疗.其有效成分为红参皂苷类成分、红参多糖类成分以及附子生物碱类成分.随着国内外对红参多糖药理活性研究的深入发展,发现红参多糖具有多种活性,如红参多糖可以从多种途径发挥抗肿瘤的作用[1];还具有降血糖[2]等多种生理活性.红参多糖对促进休克病人的抵抗力和恢复具有促进作用.注射用参附(冻干)保留了红参多糖类活性成分.试验采用SephadexG-200凝胶分离、分光光度法研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为多糖的膜分离纯化提供选择膜大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