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腹泻是由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医源性腹泻病人逐渐增多。我们采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颗粒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医源性腹泻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收集了原发病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年龄 2个月~ 4岁的患儿 90例 ,入院时均无腹泻 ,但治疗过程中原发病好转时出现腹泻等症状 ,根据小儿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1] 确诊为医源性腹泻。腹泻次数每天 4次~ 10次。少数伴轻度脱水症。腹泻呈水样、黏液样大便 ,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正常或少许脂肪细胞。1 2 治疗方法将 9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蓉生静丙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将 6 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分别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蓉生静丙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观察其疗效。结果 大剂量蓉生静丙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蓉生静丙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抗心磷脂抗体在小儿川崎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心磷脂抗体 (ACA IgM)对川崎病 (KD)患儿合并心血管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LISA)测定不同时期 36例川崎病患儿 (KD组 )和 34例健康正常儿童 (对照组 )血清中的ACA IgM。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UCG)的结果及心肌酶谱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KD)组急性期ACA IgM阳性率 5 2 .8% (19/ 36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ACA IgM阴性率 14 .7% (5 / 34)及恢复期ACA IgM阳性率 2 5 % (9/ 36 ) ,P <0 .0 5。川崎病 (KD)组急性期ACA IgM阳性率明显高于CK MB及UCG的阳性率。结论 :ACA IgM对KD合并心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KD发生、转旧、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前急救与转运网络系统对危重新生儿救治的实践情况.方法将我院经院前急救与转运的192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救治情况与同期住院的未经院前急救与转运的917例危重新生儿、早产儿(对照组)进行统计及比较分析.结果虽然两组在好转率、未愈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x2=1.68,x2=0.09(P>0.05),但是在院前转运组的痊愈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x2=6.15,x2=4.11(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转运对降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病死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运转网络中基层医务人员对危重新生儿的医疗急救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逸搏及逸搏心律患者是否存在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h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根据患者的生活日记,将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出现时间是否与睡眠有关分为A组与B组。结果62例患者,A组41例(66.1%),B组21(33.9%)。A组发生长RR间期1.5s~2.0s41例,2.0s4例,发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5例。B组发生长RR间期1.5s~2.0s的21例,2.0s的18例,发生逸搏及逸搏心律的17例。B组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逸搏及逸搏心律与睡眠相关时比率高,为非病理性房室阻滞;而与睡眠无关时应视为病理性房室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川崎病(KD)的辅助检查分析,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对吕梁市人民医院儿科200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98例川崎病患儿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98例川崎病中异常冠状动脉32例,其中冠状动脉测定内径正常,但动脉壁增厚,回声增强者5例,冠状动脉内径扩张者24例,冠状动脉瘤3例,均有血沉增快,血小板增多。结论:川崎病易合并冠状动脉损害,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健康,而不典型病例较多,故结合辅助检查早期诊断、及时适当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院前转运在小儿急救网络实践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紧急医疗救护是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不同年龄危重和受伤的儿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助和治疗,其目的是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儿童院前急救是为基层医疗单位向上级医疗、急救条件较好的儿童医疗急救中心安全转运危重患儿的重要纽带,是保证其能否及时得到救治的重要保证。我院于2001年6月1日成立了山西省儿童院前急救转运网络系统,至2003年2月已经转运危重患儿265人次,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儿童紧急医疗救护是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不同年龄危重和受伤的儿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助和治疗,其目的是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儿童院前急救是为基层医疗单位向上级医疗、急救条件较好的儿童医疗急救中心安全转运危重患儿的重要纽带,是保证其能否及时得到救治的重要保证。我院于2 0 0 1年6月1日成立了山西省儿童院前急救转运网络系统,至2 0 0 3年2月已经转运危重患儿2 6 5人次,现初步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人员构成 由我院急救中心(PICU \NICU )的主任、副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36例川崎病 (KD)患儿不同时期及 34名正常健康儿童的血清内皮素 (ET)的变化 ,探讨其对川崎病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 (radioim munoassay,RIA)法测定不同时期 36例川崎病患儿和 34名健康正常儿童 ET的含量。结果  KD组急性期 ET含量 (78±10 ) ng/ L显著高于亚急性期 ET含量 (5 0± 8) ng/ L及正常对照组 ET含量 (4 5± 8) ng/ L ,急性期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85± 13) ng/ L明显高于不伴冠状动脉损伤的 ET含量 (6 2± 11) ng/ L。结论 检测 ET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川崎病发生、转归、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大剂量的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菌群失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由此而导致的小儿霉菌性肠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5月经临床确诊收治了50例小儿霉菌性肠炎的门诊和住院患儿,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