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Objective:To objectively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ew Pulian Ointment(新普连膏,NPLO) in treating psoriasis of blood-heat 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Methods:A total of 108 patients with psoriasis of blood-heat syndrome were equally assigned,using a randomizing digital table,to the test group treated externally with NPLO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placebo;the medication was done using a single-blinded method twice a day.Meanwhile,all patients received by oral intake a conventional...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青石止痒软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青石止痒软膏的原辅料进行质量标准检查,检查其装量、粒度及微生物限度;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青石止痒软膏中青黛、苦参和黄柏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石青黛膏中靛蓝及靛玉红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led-RP18(150 mm×4. 6 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 0 m L/min,检测波长285 nm,柱温25℃。结果:青石止痒软膏的原辅料、3批甘石青黛膏装量、粒度及微生物限度均符合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有关规定;青石止痒软膏中青黛、苦参、黄柏的薄层色谱图斑点明显,阴性对照无干扰;靛蓝在2. 35~4. 7μg(r=0. 999 8)范围内,靛玉红在0. 008 32~0. 291 2μg(r=0. 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发热5天,全身起皮疹1天.5天前患者出现寒战、发热,T 39.2℃,伴全身疼痛,无汗,外院以"上感"予以清开灵口服液、感冒冲剂口服3天,症状逐渐加重,l天前双手掌部及头部出现红斑、水疱.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四肢起疱疹伴瘙痒2月,加重1周,于2007年2月10日收入院治疗。患者2月来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疱疹,伴有瘙痒,影响睡眠,曾就诊于多家医院,采用中西药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近1周皮疹加重,双下肢疱疹密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祛疣方外洗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中药外洗浸泡;对照组40例,使用液氮冷冻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0%;复发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疣方外洗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疗效好,复发率低,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 患者男,43岁.因左上唇黏膜肿物2个月,于2008年3月14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2个月前吃饭时咬破上唇黏膜,出血,此后稍有不慎,伤口就出血,自行用龙胆紫药水外搽,暂时控制出血,皮损区逐渐向外膨出,形成肿物,微痛,每次喝水或吃饭出血不止,出血后,肿物体积缩小,血止后,肿物再次增大,曾先后3次应用手术切除该肿物,仍未控制肿物生长.  相似文献   
7.
康复新液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口腔黏膜溃疡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9岁。发热5d,全身起皮疹1d。结合临床特点、皮肤组织病理、化验室检查诊断为重症型多形红斑—黏膜溃疡、肝损伤、双眼结膜炎,在综合治疗重症多形红斑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黏膜溃疡,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为PHN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95例住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的一般信息、发病部位、皮损特点、合并病、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分层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将各因素列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先前逐步法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果PHN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程度(P=0.002,OR=14.507)、合并糖尿病(P=0.007,OR=7.066)或恶性肿瘤(P=0.007,OR=25.978)、皮损类型(χ^2=13.377,P=0.010)、前驱痛的发生(P =0.015,OR =5.366)、年龄(Z =-2.442,P =0.015)、皮损面积(Z =-2.203,P =0.028)。而性别、发病部位及诱发因素与PHN的发生无关。降低PHN发生的有利因素包括:发病开始治疗的时间(P=0.008,OR=9.785)及早期治疗方法(χ^2=9.535,P=0.009)。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病影响因素最大的是急性期的疼痛程度,其次是合并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早期治疗、皮损类型、前驱痛的发生、皮损面积等,而性别、发病部位、诱发因素则与本病发生无关。带状疱疹及早治疗以及治疗早期加入中药及适量激素对预防PHN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客观评价复方香柏颗粒对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确立头部脂溢性皮炎外用药治疗的研究规范。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外用复方香柏颗粒;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观察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皮损面积、红斑、鳞屑、脂溢及瘙痒等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 05),且在鳞屑、脂溢和瘙痒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40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8例,总有效率65. 8%,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复方香柏颗粒外用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