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PICC联合艾克孚镇痛泵持续静脉补钾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例癌症并发低钾血症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镇痛泵持续静脉补钾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经PICC联合艾克孚镇痛泵补钾24~48 h血钾均恢复到正常浓度,无1例因补钾速度过快而出现严重并发症.操作前准备充足的物品,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茵技术,避免感染发生;补钾时严密观察镇痛泵的流量,随时监测血钾浓度,观察补钾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予针对性处理才能保证补钾安全.  相似文献   
2.
对40例癌症并发低钾血症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联合镇痛泵持续静脉补钾治疗。结果全组病例经PICC联合艾克孚镇痛泵补钾24~48h血钾均恢复到正常浓度,无1例因补钾速度过快而出现严重并发症。操作前准备充足的物品,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感染发生;补钾时严密观察镇痛泵的流量,随时监测血钾浓度,观察补钾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予针对性处理才能保证补钾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CVC)在肿瘤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肿瘤需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2例,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术前CVC,对照组采用外周静脉套管留置术,观察2组围手术期置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平均最大液体流速、中心静脉压、诱导麻醉时间及置管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导管留置时间(15 ~ 30 d),明显长于对照组(3~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实验组96%,对照组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最大液体流速,实验组(184滴/min)高于对照组(122滴/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监测中心静脉压准确可靠,对照组因留置部位远离中心静脉只能适时监测有创动脉压;实验组与对照组平均诱导麻醉时间为2 min和4.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穿刺口渗漏1例,对照组导管堵塞1例、穿刺口渗漏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6%和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C在肿瘤外科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较外周静脉套管留置术具有更多优点.  相似文献   
4.
娄秀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05-8406
目的探讨利用功能操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参考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功能恢复操,指定专人演示康复锻炼的每一节动作,并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制作出卡片,每一节旁边有注解并附注意事项,从术后第一天开始循序渐进由护士指导患者学习。结果全程参加功能操锻炼的功能恢复率为99.6%。结论这种功能恢复锻炼操的锻炼方法具有简单、具体、通俗易懂,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有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性。方法将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患有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探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此类疾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将小剂量的盐酸氨溴索定时进行口服,逐渐地增加剂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个小组的患者在治疗后的有效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焦虑程度变化不大,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明显,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在吸氧、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方案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满意的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6.
7.
乳腺癌根治术及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由于术后创面渗血、伤口感染、较大淋巴管损伤以及胸壁皮下引流管拔除过早等原因,经常会出现皮瓣与胸壁之间积存液体,使伤口迁延难愈。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错过了术后放化疗的最佳时机。处理皮下积液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液和积液处切开引流或者重新置管。此类方法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使伤口感染的机会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14项D型人格量表(DS14)进行D型人格特征的测量,将合并有D型人格特征的患者纳入合并组,未合并D型人格特征的患者纳入未合并组。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进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评估,研究分析所选患者D型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所选112例乳腺癌患者中,D型人格特征的发生率为19.64%。在生活水平、医疗保险、合并基础疾病方面,合并组与未合并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功能指标与症状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合并组患者的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未合并组患者,症状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合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总健康状况与NA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疲倦、失眠、食欲丧失、经济困难与NA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合并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与SI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疲倦、疼痛、失眠、食欲丧失、经济困难与SI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合并组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D型人格特征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恶化及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取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恢复操对患肢进行锻炼,对照组对患肢进行单纯的功能恢复操锻炼,在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比较2组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用艾灸治疗配合乳腺功能恢复操,治疗和预防患肢水肿疗效确定,在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操治疗和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疗效肯定,可以预防和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