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49-5p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胃癌细胞株和组织标本中miR-149-5p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建立过表达和干扰miR-149-5p的胃癌细胞株,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49-5p表达水平对胃癌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miR-149-5p的靶基因,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加以验证。结果:miR-149-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株中均低表达(均P<0.05)。miR-149-5p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P=0.016)、淋巴结转移(P=0.001)和TNM分期(P=0.023)相关。miR-149-5p低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对照组相比,miR-149-5p mimics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P<0.01),而转染miR-149-5p inhibitors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均P<0.05)。miR-149-5p靶向调控脂肪细胞增强结合蛋白1(Adipocyte enhancer binding pro...  相似文献   
2.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腹腔镜D2淋巴结清扫术联合远端胃癌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CSTJ)、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 database,CAJD)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6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了7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54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开放式远端胃癌切除术(CODG)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切除术 (LADG)的术中出血量少(MD =-94.02,95% CI:-140.96~-47.07)、术后住院时间短(MD =-3.66,95% CI:-5.76~-1.57)、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MD =-1.95,95% CI:-2.74~-1.17)、肛门排气时间早(MD =-1.67,95% CI:-2.05~-1.30)、总并发症发生率低(OR=0.26,95% CI:0.14~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但LADG组的手术时间长于CODG组(MD =35.01,95% CI:10.41~59.61,P=0.005)。2组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 =-0.24,95% CI:-0.99~0.51,P=0.530)。结论 LADG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传统CODG,但其手术时间长,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收集所有比较热灌注化疗与常温灌注化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员2名按照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共998例患者,其中腹腔热灌注化疗506例(热灌注组),腹腔常温灌注化疗492例(常温灌注组)。Meta分析显示,热灌注组的1年生存率、有效率、完全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常温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热灌注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低于常温灌注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热灌注组腹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常温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腹水安全、有效,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但其长期安全性评价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姜雷   《淮海医药》2007,25(4):303-304
目的 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双J管内引流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诊治经验.方法 采用离断性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46例,共52例,采用双J管作内引流,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3个月后复查静脉肾盂造影和肾功能.结果 40例随访3~6个月,治愈37例,治愈率92.5%,3例发生再狭窄,均2次行肾盂成形术.结论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方法,术中使用双J管能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25a-5p通过调控Bcl-2相关永生基因4(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4,BAG4)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 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82例胃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的癌旁 组织以及人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HGC27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胃癌细胞系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分别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si-BAG4)siRNA-BAG4及阴性对照 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125a-5p/BAG4信号轴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 响。WB检测胃癌细胞中BAG4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5p和BAG4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miR-125a-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均低表达(均P<0.01)。miR-125a-5p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P=0.953)、年龄(P=0.772)、肿瘤 部位(P=0.867)、组织学分级(P=0.745)和肿瘤大小(P=0.088)无相关性 ,与胃癌患者的 T 分期(P=0.003)、N 分期(P=0.001)、 M分期(P=0.027)和TNM分期(P=0.035)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25a-5p低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 因素。过表达miR-125a-5p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降BAG4可逆转miR-125a-5p inhibitor对胃癌细 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5a-5p可与BAG4 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结 合抑制其表达。结论:miR-125a-5p通过靶向下调BAG4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 迁移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82例胃癌组织标本及配对的癌旁 组织以及人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SGC7901、HGC27及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q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 胃癌细胞系中miR-125a-5p的表达水平。分别将miR-125a-5p mimic、miR-125a-5p inhibitor、(si-BAG4)siRNA-BAG4及阴性对照 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miR-125a-5p/BAG4信号轴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 响。WB检测胃癌细胞中BAG4蛋白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a-5p和BAG4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miR-125a-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均低表达(均P<0.01)。miR-125a-5p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P=0.953)、年龄(P=0.772)、肿瘤 部位(P=0.867)、组织学分级(P=0.745)和肿瘤大小(P=0.088)无相关性 ,与胃癌患者的 T 分期(P=0.003)、N 分期(P=0.001)、 M分期(P=0.027)和TNM分期(P=0.035)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125a-5p低表达是胃癌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 因素。过表达miR-125a-5p显著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1)。敲降BAG4可逆转miR-125a-5p inhibitor对胃癌细 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25a-5p可与BAG4 3''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s,UTR)结 合抑制其表达。结论:miR-125a-5p通过靶向下调BAG4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7月-2019年7月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一般组(n=32,常规护理)和试验组(n=31,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一般组相比,试验组躯体健康(22.96±3.05)分、躯体疼痛(21.58±3.61)分、躯体角色功能(6.08±1.33)分、社会功能(7.12±1.58)分、情绪角色功能(6.79±1.04)分、心理健康(24.88±3.61)分、精力(19.57±2.34)分、总体健康(21.06±3.22)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率(96.77%)明显高于一般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反复上升的情况,还能从多角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诊治的脑积水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 =0.00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2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96,P =0.130)。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D2淋巴结清扫术式和D3淋巴结清扫术式(后简称D2术式和D3术式)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万方数据库,此外,手工检索了本领域的相关杂志,全面检索D2术式和D3术式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D2术式和D3术式治疗胃癌在围手术期病死率[优势比(odds ratio,OR)=1.0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4~2.32]、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OR=1.53,95%CI=0.81~2.89)、5年生存率(OR=1.08,95%CI=0.81~1.44)、术后复发率(OR=0.89,95%CI=0.67~1.8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0、0.190、0.590、0.410)。D3术式淋巴瘘(OR=0.66,95%CI=0.01~0.50)和顽固性腹泻(OR=0.11,95%CI=0.01~0.90)的发生率高,而D2术式肺部感染发生率高(OR=3.71,95%CI=1.43~9.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0.040、0.007)。2种术式在术后吻合口瘘、胰瘘、腹腔脓肿、术后出血、伤口感染、二次手术发生率、肠梗阻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0.500、0.080、0.400、0.710、0.570、0.960)。D3术式手术时间长[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154.86 min,95%CI=1.04~4.18]、术中失血量大(WMD=301 ml,95%CI=151.55~45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00);但在术后平均住院天数(WMD=1.77 d,95%CI=-1.65~5.15)和术中平均输血量(WMD=-138.47 ml,95%CI=-379.96 ~ -103.01)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10,0.26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D2术式相比,D3术式不能使胃癌患者生存受益且手术风险高,不推荐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全胃联合脾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系统评价全胃联合脾切除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搜集有关全胃联合脾切除(TGS)与全胃切除(TG)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进展期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 4.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94例患者,各研究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均报道随机方法但未提及盲法和分配隐藏.Meta分析显示,两组1、3、5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OR = 0.98、1.41、1.29、1.79,95%CI: (0.61,1.58)、(0.95,2.10)、(0.86,1.29)、(0.98,3.25),P>0.05],但感染性并发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除非脾脏癌转移或为彻底清扫脾门和脾动脉干阳性淋巴结,应避免在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术中联合脾切除.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