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内脏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内脏感觉的影响,并探讨针灸对内脏敏感性的调节机理。方法:将3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通过内脏电子刺激器Barostat进行等容扩张,当达到最大耐受容积时,针刺组进行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和天枢穴,并保留15 min,对照组不进行针刺保留15 min。观察最大耐受容积、压力及上腹胀、上腹痛、恶心等症状积分值的变化;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心率变异频域指标。结果:针刺组针刺后的症状积分值显著下降,最大耐受容积、压力显著升高,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也有显著变化,和针刺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达到最大耐受时的症状积分值、最大耐受压力和容积、心率变异的频域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针刺能够显著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等容机械性胃扩张的内脏敏感性,其内在机理可能与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探讨痹康饮合剂(Bikangyin Mixture,BKY)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可能免疫作用机制。方法 牛源性CII皮下注射诱导建立胶原性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痹康饮高剂量组、痹康饮低剂量组、甲氨喋呤(Methotrexat,MTX)组、模型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大鼠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痹康饮合剂能显著降低CIA大鼠血清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水平,其治疗作用与甲氨喋呤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较甲氨喋呤小。结论 痹康饮合剂治疗CIA大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痹康饮合剂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痹康饮合剂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国恩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主要为青风藤、雷公藤、黄芪、鸡血藤、防己、羌活、独活、红花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化瘀、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类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痹康饮合剂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国恩教授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治验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晚期软骨骨质侵蚀、破坏,多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屈而不伸或强直,关节周围肌肉挛缩。导师张国恩教授临床40余载,衷中参西,积验颇丰,多从痰瘀虚论治中晚期RA,且疗效显著。兹就其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痹康饮合剂(Bikangyin Mixture,BKY)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BKY,对照组30例采用MTX和SSZ,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细胞因子(IL—1、IL-4、IL—10、TNF—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变化。结果:BKY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作用相似,但在调整细胞因子平衡及降低VEGF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BKY药物不良反应的积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BKY可有效治疗活动期RA,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是调整细胞因子平衡,下调致炎因子,上调抑炎因子,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血管增生,促进微循环和保护胃黏膜。  相似文献   
7.
痹康饮合剂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牛鼻软骨胶原诱导大鼠胶原性关节炎,观察实验大鼠足趾容积、关节炎指数、关节及肝病理变化、关节放射学、细胞因子及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均明显抑制胶原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肿胀,明显降低关节炎指数,放射学及病理学改变方面,甲氨喋呤组大鼠ALT显著升高,肝细胞轻微损伤变性,而BKY高、低剂量组则正常。给药6W后,痹康饮合剂显著降低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水平,升高低下的IL-4、IL-10水平。结论:痹康饮合剂对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及对抗RA软骨侵蚀及骨破坏作用明显,作用与甲氨喋呤大致相同,但不良反应较甲氨喋呤小。其有效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α),上调抑炎细胞因子(IL-4、IL-10),维持细胞因子网络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机械性胃扩张近端胃动力的影响.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等容机械性胃扩张.观察近端胃动力参数:最小牵张压(MDP),初始容积和压力,最大耐受容积、压力和顺应性(容积和压力的比值).结果:两组最小牵张压无显著性差异(5.28±2.62mmHg vs 4.98±1.87mmHg,P>0.05),针灸组的初始压力和容积(8.06±2.95mmHg vs 5.40±2.41mmHg,560.9±119.5mL vs 352.0±139.3mL),最大耐受压力和容积(13.25±2.23mmHg vs 9.82±1.9mmHg,810.7±119.62mL vs 504.1±159.6mL),顺应性(61.2±18.6mL/mmHg vs 51.4±17.8mL/mmH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可以显著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近端胃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痹康饮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痹康饮合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关节炎指数评价、继发病变关节X线放射学和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观察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对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调控作用。结果痹康饮合剂、甲氨喋呤治疗后,关节炎指数发生较显著的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改变程度痹康饮合剂组最小。各组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对照组与各组IL-1β、TNF-α的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痹康饮合剂组、甲氨喋呤组水平大致相同(P>0.05)。结论IL-1β、TNF-α异常增高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痹康饮合剂治疗可以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IL-1β、TNF-α浓度,从而抑制或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笔者从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自拟“扶正通督方”,对该病进行了观察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