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应用思美泰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内胆汁淤积,以评价其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0.对照组单用思美泰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为四个周.结果:两组对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肝功能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思美泰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内胆汁淤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在口服柳氮磺胺嘧啶片(1 g/次,1次/d)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2 g,2次/d),同时予康复新液100 mL每晚1次保留灌肠;对照组23例单用柳氮磺胺嘧啶片口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炎症活动指数、肠镜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口服联合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近期疗效好,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比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4例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者均能起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但在有效率及副作用上略有差别。结论: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是临床抢救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理想用药,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患者生存质量及心理障碍的相关性,为慢性乙肝的中医辨证施治和心理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68例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采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进行生存质量测评,研究各证型分布特点,以及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证和肝胆湿热证比例最高分别为36.9%和28.6%。(2)CLDQ问卷以肝郁脾虚、肝胆湿热两型评分最低(P0.05)。(3)中医各证型神经症评分比较,肝胆湿热证总积分最高、肝郁脾虚证次之(P0.05);且不同证型在症状积分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或P0.05)。(4)SDS、SAS量表评分比较:SDS评分以肝郁脾虚最高(P0.01),SAS评分以肝胆湿热证最高(P0.01)。结论: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生存质量、心理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以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型心理障碍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姚应琴  王振东  王峰  杨涛 《河北中医》2012,34(3):422-424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属炎症性肠病,近年来国内报道CUC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1],其中直肠乙状结肠炎更为突出,其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2008 - 08-2011 -08,我们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溃结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CUC 24例,并与云南白药联合锡类散混合成灌肠液灌肠治疗2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的胃镜检查资料,探讨胃癌发病变化的趋势。方法:比较安康市中心医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的胃癌检出情况,对胃癌患者一般情况、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年来胃镜胃癌的总检出率3.70%(1204/32551),分三阶段(1990~1995,1996~2001,2002—2007)分别统计,后两阶段检出率显著低于1990—1995阶段(P〈0.001)。男性患者占患者总数78.90%(950/1204),51岁以上患者占72.51%(873/1204)。病变部位胃窦最多(33.55%),其次为贲门(24.75%)、胃体(19.52%)。早期胃癌9例,占0.75%,进展期胃癌中溃疡浸润型最多,占总数的62.21%(749/1204)。组织病理方面管状腺癌占37.62%,粘液腺癌20.85%,低分化腺癌14.37%,乳头状腺癌10.22%,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及其他类型共16.94%。结论:1996年以来胃癌检出率显著下降,但人群分布及病理特点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