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Ⅰ型、Ⅱ型受体阻断剂和钙调神经磷酸激酶(CaN)的阻滞利环胞素A(CsA)对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一定浓度的AngⅡ(10^-9~10^-5mmol/L),和AngⅡ10^-6mmol/L加上不同阻滞剂losartan、PD123319、环胞素A(浓度均为10^-5mmol/L)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48h,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印迹方法检测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体外成功地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经AngⅡ刺激48h后,F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增高程度与AngⅡ浓度呈正比;加入losaartan和环胞素A后,FN原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下降,而加入PD123319后,FN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单用AngⅡ组无明显改变。结论:AngⅡ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FN合成,可能在增生性瘢痕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AngⅡ的Ⅰ型受体介导完成,该作用可能与Ca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茵芪肝复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oroshell 120 EC-C18 色谱柱(4.6 mm×100 mm,2.7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1,进样量: 20 μL,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年版)软件对 12 批茵芪肝复颗粒HPLC 色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对照品及单味药材色谱图对部分共有峰进行指认与归 属。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不同批次的茵芪肝复颗粒质量差异的关键 成分。结果12 批茵芪肝复颗粒样品的HPLC 指纹图谱有17 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70,指认了其中 4 个共有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分别是腺苷、栀子苷、东莨菪内酯和芒柄花苷。PCA 将12 批样品分为3 类, 其中Ⅰ类为S1、S2、S5 和S6,Ⅱ类为S3、S4,Ⅲ类为S7~S12。结合PLS-DA 分析,1 号(腺苷)、8 号、5 号(栀 子苷)、10 号(芒柄花苷)、13 号和12 号色谱峰对分类贡献较大,所代表的成分可能是引起不同批次间茵芪肝 复颗粒质量差异的关键成分。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茵芪肝复颗粒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三七总甙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器官纤维化主要表现以胶原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过度沉积,并导致正常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及功能丧失。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抗纤维化药物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中药抗纤维化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研制理想的抗纤维化药物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三氯生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型痤疮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三氯生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三氯生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显效12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3.33%,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三氯生治疗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对于寻常型痤疮的治疗具有积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恶化为特点的骨骼退化型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发病率逐年升高,其预防和治疗也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更易发生骨量低下、骨折疏松甚至脆性骨折,同时往往伴随有较高的甲状旁腺素水平,因此提出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假说。有证据表明醛固酮与甲状旁腺素相互影响,二者共同作用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该文将从二者的关系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夏珊  杨英捷 《贵州医药》2023,(5):692-693
目的 了解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表现,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及诊断。方法 收集整理14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1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方式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女性盆腔结核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低热、月经改变、消瘦、乏力、不孕等,症状不典型,常易被误诊为盆腔炎性包块或卵巢肿瘤疾病。结论 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医师应注意其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的特点,综合判断,对比分析,提高对盆腔结核的诊断率,加强对盆腔结核的认识,及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有证据表明,依赖单纯的药物治疗不能长期稳定控制哮喘发作,哮喘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患儿生存质量.儿童哮喘治疗和管理不能单纯依靠相关医务人员,还应该使患儿和家长增加自我管理的知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改善患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及其I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II、losartan、PD123319作用下,观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MTT法和3H-TDR掺入释放法分别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和DNA含量的情况。结果:血管紧张素II在浓度为10-8mol/L~10-5mol/L时,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多,DNA含量增加(P<0.05);losartan能几乎完全抑制AngII的这种作用,PD123319对此作用几乎没有影响。结论:AngII可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该作用主要通过AngII的I型受体介导完成,AT1的拮抗剂有望在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及其受体c—met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人增生性瘢痕中的定位和表达。方法:采集住院患者的增生性癜痕标本,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HGF/c—met在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使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比较真皮层HGF/c—met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表皮层,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HGF/c—met均呈强阳性表达;相对于正常皮肤组织,人增生性瘢痕组织真皮层中HGF/c-met的表达明显增加,特别是在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中,差异显著。结论:HGF/c—met在真皮层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影响人增生性瘢痕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