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肺病及肠"动物模型的最佳造模方案,为正式实验研究"肺病及肠"病理传变规律及机制做好模型复制的准备工作。方法:采用单纯烟熏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和模型组,观察两组大鼠体重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体重比较有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发生率较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发生率较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基础上出现了慢性炎症性肠炎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清microRNA-34a(mir-34a)、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水平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另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斑块形成组及斑块未形成组(其中又分为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并检测各组血清mir-34a、Sirt1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斑块形成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斑块未形成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斑块未形成组(P<0.05);血清mir-34a水平预测斑块形成的AUC值为0.913,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2.90%、85.70%;血清Sirt1水平预测斑块形成的AUC值为0.874,敏感度及特异度为71.40%、91.50%;不稳定斑块组血清mir-34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血清Sirt1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斑块组(P<0.05);血清mir-34a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767,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1.00%、90.90%;血清Sirt1水平预测斑块稳定性的AUC值为0.756,敏感度及特异度为57.60%、87.80%。结论 血清mir-34a、Sirt1水平异常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脑梗死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通痹方剂结合西药治疗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2例。研究组采用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自拟通痹方剂结合西药治疗,疗程6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表达水平。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9.0%,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2.9%,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方剂结合西药能够减轻寒痹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消除视盘在硬渗出物(EX)分割过程中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区域分类引导的小波Y-Net网络的EX分割算法。方法 该网络为端到端的眼底图像EX分割网络,通过区域分类引导EX分割联合实现了视盘区域检测和EX分割,有效地降低了视盘对EX分割的干扰。为了避免因下采样操作产生信息损失而导致微小EX区域分割失效的问题,该网络进一步引入了离散小波变换(DWT)和离散小波逆变换(IDWT)取代传统的池化下采样和上采样操作。同时,采用了基于残差连接的Inception模块获取多尺度特征。所提出的算法在IDRiD、e-ophtha EX数据库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并进行像素级评估。结果 区域分类引导的小波Y-Net网络在IDRiD、e-ophtha EX数据库上分别获得0.9858、0.9938的准确率以及0.9880、0.9986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视盘的影响,保留图像细节信息,提升EX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