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艾灸加强药液穴位皮肤吸收法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探索其阻抑肺纤维化的治疗效应,为该法介入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并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作用机制打下实验基础。方法:选用SD大鼠以其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A5(BLMA5)制作肺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4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激素治疗组?灸药结合治疗组?单纯艾灸治疗组,每组12只;另设空白对照组12只。造模7天后开始治疗:灸药结合组采用在其"膏肓俞"和"肺俞"穴滴加"化纤方"药液再加以艾灸的方法,每次滴加化纤方药液5滴,艾灸至其穴位皮肤上的药液干掉为止(约10m in);单纯艾灸组只灸其"膏肓俞"和"肺俞"穴;激素治疗组每只腹腔注射5mg/kg泼尼松。以上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采用以下方法:(1)肉眼观察大鼠的食欲、神态、反应能力、皮毛、肌肉及呼吸情况并每10天称其体重,观察其肺组织的形状、色泽、表面状态、病灶特征,测其肺系数;(2)光镜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各组体重及生存数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灸药结合治疗组最佳;(2)空白组肺组织基本属正常形态,灸药结合治疗组大鼠肺的基本情况较泼尼松组和单纯艾灸组优,模型组肺组织损害程度明显严重;(3)灸药结合治疗组、单纯艾灸组和泼尼松组肺水含量较模型组减少,其中灸药结合治疗组情况较优;(4)各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分级比较结果提示:①造模比较成功;②灸药结合治疗组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灸药结合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更能有效地阻抑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且与激素治疗相比较具有无毒副作用之优势。  相似文献   
3.
一、中药专业电子作业简况 统计历来是医药院校学生感到困难的课程,这种困难,不仅反映在学习时,更反映在使用时。在中药专业《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化解现在学习的难度,开设了DPS统计实验;为化解今后使用的难度,布置了电子作业。所谓电子作业,是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论资料,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电子邮件与教师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医专业从2000级起开设《高等数学及实验》必修课程,这是我校数学教学方面的一件大事。在教务处、管理学院的领导下,我校中医专业高等数学素质教育试行了“七破七立”模式,并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发展。 一、破除“数学打天下”旧观念,立“当好中医配角”新观念 多年的升学竞争,容易使初等数学基础较好的中医专业学生滋生“数学打天下”的思想,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数学的“严谨、证明”。虽然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是现代化高等  相似文献   
5.
6.
介绍DPS统计软件的模糊聚类和模糊识别功能,可以方便地完成大黄正品识别。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SAS、SPSS、DPS 3种统计软件的两步使用,实现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完整分析,并对数据输入、输出结果、交互搭配、多项指标、操作难易5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综合指数法在中医医院经营状况分层抽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省中医医院管理难点与对策,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四川省165家中医医院(包括中藏医院)近7年(1998—2004年)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与分类,结合按经济水平划分的地区分类,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6家样本医院。该抽样方法综合考虑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通过地区分层控制了经济水平对经营状况的影响,比传统单纯按地区或按等级进行抽样更为科学与全面,使进一步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一、中医药数学模型课程的意义 唐代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中医的理论源头在《易经》、《内经》。《易经》和《内经》,都是与我国古代数学有关的科学巨。它们用太极、八卦的方式,用阴阳五行的方法去认识宇宙、社会和人体。这种“宏观整体形象思维”的核心,称为“取象比类”方法。这种思维形式中,象与数是同一个整体。察其象可探其数,知其数可探其象。通过象数思维的推演程式去把握客体,完成对客体的理性认识。这种思维形式为中医的理性思维提供了基础与框架,使中医学成为具有独特而完整理论体系的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已经一年多,数学和统计课程也已经完成了五年的素质教育模式探索和实践。回顾这一难忘的历程,思考今后课程建设的前进方向,无疑是很有益处的。一、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石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是教材建设。长期以来,中医药院校没有自己的统计教材。中药类专业受理工科院校数理统计的影响,中医类受西医院校的卫生统计、军医院校的医学统计的影响,管理类受财经院校经济统计的影响,很少结合中医药的实际。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材,既不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基础,又无法突出中医药自己的优势和长处。越来越多的中医药院校,提出了统一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的“大统计”思想,反映出创立中医药特色统计教材的强烈要求。统计学课程组成员承提了这一历史重担。2001年至2004年,开展“高等数学及统计方法素质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02年4月主编协编教材《统计方法及实验》,迈出了创立中医药特色统计教材的第一步。2004年9月主编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药统计学》,创立了中医药院校自己的“大统计”观念的统计品牌教材,也为精品课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石。1.与非中医药院校统计学教材相比,《中医药统计学》具有自己的特色密切结合中医药实际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