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陶娟  徐雯  程立  吴斌龙  蒋雪峰 《陕西中医》2009,30(4):458-459
笔者于2001年3月至2007年5月,采用正清风痛宁与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30例进行对照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淋巴瘤(AITL)是以T淋巴细胞异常增生伴血管内皮及滤泡树突状细胞高度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临床少见,容易误诊,现报道2例.  相似文献   
4.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能调和营卫、阴阳。桂枝汤对于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两补阴阳及使阳秘藏这两方面来实现的。其禁忌证主要为里热、内湿、温病等。  相似文献   
5.
温阳散寒通络法治疗痛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正迅速上升,是目前风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以关节急性红肿疼痛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高尿酸血症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文献多将本病病因病机责之为湿热之邪郁于关节,气血运行受阻,治以清热、除湿、通经,大部分患者均可取得良效.但部分病例疗效欠佳,若采取温阳散寒通络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现就该法辨证基础、辨证要点及具体治疗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徐雯  陶娟  程立  吴斌龙 《新中医》2013,(11):78-80
目的:观察甘草泻心汤对贝赫切特病(BD)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例BD患者分为治疗组(甘草泻心汤加强的松治疗)与对照组(强的松治疗),疗程8周,观察疗效及BD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并设3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20例(76.92%),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对照组临床痊愈1l例(42.31%),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92%。2组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BD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10、TNF-α、IFN-γ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IL-10、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健康组增高(P〈0.05)。52例BD患者,共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主包括食欲减退、腹胀、轻度血压增高、轻度浮肿等,对症处理或停药1周后可恢复正常。本次研究中未有病例退出实验.结论:甘草泻心汤能改善BD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影响BD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6、IL-10、TNF-α、IFN-γ的水平,提高糖皮质激素疗效、  相似文献   
7.
热饮浅识     
一般而言 ,饮为阴邪 ,易伤阳气 ,治以温化 ,但如果一遇饮证 ,不分具体情况如何 ,概投温补 ,未有不偾事者。喻嘉言曾说 :“饮因于湿 ,有热有寒”,而且“究竟饮证 ,热湿酿成者多 ,寒湿酿成者少。”在临床上又每每出现“寒饮易知 ,热饮难晓” (程门雪语 )的情况。因此 ,为引起大家的重视 ,今对此证略加论述 ,和同道共同研究。1 辨成因证之于临床 ,导致热饮的原因有三 :一为寒饮日久 ,郁而化热 ,如《金匮要略》云 :“腹满 ,口舌干燥 ,此肠间有水气”。其二 ,为素有寒饮之疾 ,复感外邪 ,化热入里 ,与饮相结而成斯证 ,如《温病条辨》说 :“喘咳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应性关节炎(ReA)的临床特征,诊治要点。方法统计38例ReA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及放射学数据,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ReA有比较特征性的关节及关节外表现,并有高比例的血沉(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HLA-B27)阳性。结论ReA是一种无菌性炎性关节病,主要累及下肢关节,以非对称、少关节炎为突出表现,与HLA-B27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方法:利用血管外超声技术检测入选病例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结果:RA活动组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显著性减退,ESR、CRP、RF、BPC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呈直线相关,ESR、RF与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相关。结论:活动性RA患者存在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减退,ESR、CRP、RF、BPC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子和是金元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因擅长用汗、吐、下三法而蜚声医坛 ,被誉为“攻邪派”的代表。张子和虽专于攻邪 ,但并非拙于补益。从他所写的《推源补法利害非经说》和《补论》两篇文章来看 ,张子和论补别具一格 ,内涵亦较为广泛。1 以攻为补  这是针对邪实而设的。他说 :“大积大聚 ,大病大秘 ,大涸大坚 ,下药乃补药也。”下药乃补药 ,是因为“此药虽泄 ,无损于脏腑 ,乃所以安脏腑也。”腑以通为用 ,凡能使气血流通 ,即是补益脏腑 ,补在这里的含义 ,是在下而推陈的前提下 ,使机体达到致新的目的。如胃肠存在的痰饮、内积、宿食、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