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附注射液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参附注射液在胃癌术前介入化疗中的作用,将8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量等。结果:参附组对CD3、CD4,CD4/CD8的提高作用显著高于化疗组,且能保持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数量。提示参附注射液可增强胃癌术前介入化疗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滴;顺铂75 mg/m2,第1天静滴;每21天为1个周期。对照组予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静滴;卡铂AUC=5第1天静滴;每21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60.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5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中位生存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33.3%、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33.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33.3%、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3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治疗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每21天为1个周期,治疗8个周期。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改善率为69.57%,高于对照组治疗改善率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其疗效确切、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老年壶腹周围癌106例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医学文献仍习惯将胆总管下段、乏特壶腹部、胰头部、十二指肠大乳头及周围癌统称为壶腹周围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寿命逐年提高,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壶腹周围癌病人也逐年增多。我院自1993年6月~2002年11月共收治经手术治疗的壶腹周围癌192例,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106例(55.2%),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的体会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并发脑型脚气病(WE)的病因、患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胃癌术后并发WE的临床资料。结果WE多发生在术后2周,经及时诊断治疗后补充维生素B1症状消失好转。结论胃癌术后长期禁食患者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预防及治疗WE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黄春军  吴伟主  崔巍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993-993,100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收集52例GIST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52例平均年龄5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部隐痛、腹部包块、排便习惯改变及贫血.4例经超声内镜检查确诊.52例均行根治性手术,肿瘤位于胃34例,小肠ll例,结直肠2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免疫组化表型以CD117、CD34阳性率较高. 结论 GIST的术前诊断有赖于纤维内镜、超声内镜、B超、CT等检查的综合应用,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表型分析.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及其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方法] 以20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肿块的超声征象,探测肿块血流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得所有石蜡组织标本中PEDF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血流分级组和不同超声征象组PEDF表达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导管上皮增生性疾病中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55.00%)显著高于乳腺癌患者(2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黏液癌+浸润性筛状癌PED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86%、47.37%和57.1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0级、Ⅰ级、Ⅱ级、Ⅲ级PEDF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8%、31.82%、31.48%、13.9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2cm的病灶中PEDF蛋白表达阳性率(44.63%)显著高于肿瘤直径>2cm者(1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DF在乳腺癌患者中表达明显下降,浸润性导管癌患者PEDF表达阳性率最低,PEDF表达与超声可见的宏观影像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癌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在其病程中合并 DIC 多见于血液系统肿瘤,继发于实体瘤的凝血功能障碍相对少见,国内罕有对此种病理现象的诊治报道.作者自 1998年 6月~ 2002年 4月间共收治 7例发生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凝血功能障碍病例,特予报道.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的乳腺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的资料,探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甲乳外科就诊的11例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4岁;肿块直径1.5~10 cm,多位于乳头乳晕区;B超表现为“囊性肿块伴有囊壁乳头状结节”。11例患者中3例肿瘤周围伴有导管内癌,3例伴有浸润性癌;所有患者ER、PR阳性,HER-2阴性,囊壁的肌上皮细胞标志物Actin、SMA、S-100、p63均为阴性,腋下淋巴结未见转移。在随访时间内,11例患者均存活,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包被性乳头状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女性的恶性肿瘤,预后良好,肿瘤周围常伴发导管原位或浸润性癌。单独发生或伴发导管原位癌时,按照导管原位癌的原则治疗;伴发浸润性癌时按照浸润性癌的原则治疗。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主  崔巍  罗勇 《中国肿瘤》2006,15(8):567-568
回顾25例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组织病理分型。25例患者均经随访,手术+放疗+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手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手术+放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6个月,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只有6个月。25例PTL患者治疗后的1年生存率为59.23%,3年生存率为41.23%,5年生存率为23.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