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O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激素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SOM患儿作为病例组,选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将病例组患儿随机分为A组(单纯口服抗生素治疗)、B组(口服抗生素联合局部激素治疗)和C组(口服抗生素联合全身激素治疗)各30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8~+T淋巴细胞比例和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比较A、B、C组患儿治疗后不同频率下气导听阈情况。结果病例组患儿的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比例、CD_4~+/CD_8~+T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清IL-2、IFN-γ、TNF-α、IL-6、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B、C组患儿的上述指标均下降,其中B组和C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或C组患儿在各同频率下气导听阈均显著低于A组患儿(P0.05),而B组与C组患儿在各同频率下气导听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M患儿表现为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和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在常规抗生素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免疫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袁汉文  吕梦颖  罗江溢  邱伊星  刘杨  彭彩云  王炜 《中草药》2022,53(17):5491-5496
目的 建立能有效区分黄柏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与其易混淆品种关黄柏Phellodendri Amurense Cortex的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促进黄柏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利用HPLC对黄柏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色谱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色谱条件,建立特征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特征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确认差异性化合物,以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建立一测多评方法测定黄柏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及一测多评方法能鉴别黄柏与关黄柏,以木兰花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以及一未知化合物(7号峰)为差异性化合物,黄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明显高于关黄柏,黄柏中盐酸巴马汀峰面积极低而关黄柏中其峰面积较高。黄柏中木兰花碱的含量较低而未知化合物(7号峰)峰面积较高。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和一测多评方法简便,可作为《中国药典》修改标准的参考,用于黄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患者参与式质量控制小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在该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患者参与式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面部活动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试验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87.50%)、物质生活状态(29.01±8.23)分、心理功能(39.02±9.44)分、社会功能(38.71±10.21)分、躯体功能(39.45±11.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功能锻炼依从性(57.50%)、物质生活状态(24.03±7.71)分、心理功能(33.02±9.36)分、社会功能(33.94±10.47)分、躯体功能(32.97±8.8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颈部活动受限率(2.50%)、吞咽障碍率(7.50%)、张口困难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颈部活动受限率(37.50%)、吞咽障碍率(32.50%)、张口困难率(3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放疗患者功能锻炼中,应用患者参与式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面部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腺样体肥大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病特点及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医院进行手术的18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及病原菌检出情况和导致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患者围手术期共发生医院感染41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2.53%;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和手术部位感染;临床送检标本共分离病原菌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株占36.59%,革兰阳性菌16株占39.02%,真菌10株占24.3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及合并Ⅳ度阻塞、哮喘史、糖尿病史、留置尿管与发生感染相关(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病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及合并Ⅳ度阻塞、哮喘史、糖尿病史、留置尿管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腺样体肥大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较长病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高SAS评分及合并Ⅳ度阻塞、糖尿病史、哮喘史、留置尿管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加以重视和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栀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为栀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双波长法对栀子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利用LC-Orbitrap-MS,结合mzCloud和mzVault数据库对栀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建立了栀子HPLC特征图谱,并通过与对照品溶液进行比较指认了11个主要成分,对其中6个主要成分进行了定量,通过LC-Orbitrap-MS鉴定了31个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栀子的质量控制,LC-Orbitrap-MS技术可实现对栀子快速的全成分分析,为栀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后的合理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该院五官科收治的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并鼓室成形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临床疗效、听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手术及护理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P0.05);观察组患者气导听阈、气鼓导差明显优于对照组(t=5.21、7.13,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的耳源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36,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开放式乳突改良根治并鼓室成形术治疗期间,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的综合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分析2016 年1 月至2016 年6 月我院收治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鼓室内注射)及对照组(口服),并采用相应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途径。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听力恢复情况、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变化及治疗后1年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5例(45耳),对照组42(42耳)。两组患儿治疗后听力指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1%,41/45 vs 73.8%,31/42;χ2=4.558,P=0.033)。治疗后两组患儿总CD3+ T、CD4+ T 细胞及CD4+ T/CD8+ T 均显著升高(P<0.05),而CD8+ T细胞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患儿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h2 细胞因子IL-4、Th1细胞因子IFN-γ及IL-4/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 年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76%,4/41 vs 29.03%,9/31;Log-rankχ2=4.698,P=0.030)。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采用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系统性给予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