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对PI3K/AKT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能抑制K562细胞克隆的形成;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且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p-Akt/Akt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够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花粉蛋白( TCS)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相关性。方法利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TCS对MDA -MB-23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天花粉蛋白作用后MDA-MB-231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变化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天花粉蛋白作用于MDA-MB-231后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着TCS浓度升高、作用时间延长,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且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TC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1期,并使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TCS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的生长,bcl-2表达下降可能是TCS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 TCS)对肺癌A549细胞株抑制增殖作用及诱导凋亡效应。   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TCS处理肺癌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CS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骨架微管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   结果   TCS使肺癌A549细胞呈凋亡型改变,细胞活性下降,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抑制率相应升高。   结论   药理剂量的TCS可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通过细胞骨架的变化影响A549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化痰散结方对乳腺癌MCF-7/ADM移植瘤的逆转耐药机制。方法制备荷瘤小鼠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阿霉素组、阿霉素+维拉帕米组、阿霉素+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肿瘤组织内阿霉素蓄积情况,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各组移植瘤耐药细胞P糖蛋白( P-gp)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减轻瘤重,提高抑瘤率,与生理盐水组及阿霉素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及维拉帕米组均能够降低P-gp含量、提高细胞内阿霉素浓度,其中高剂量中药组对细胞内阿霉素、P-gp的影响较维拉帕米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化痰散结方能逆转阿霉素耐药,增减肿瘤组织中阿霉素含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时降低P-gp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肺积1号方对肺癌小鼠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肺积1号方抗肿瘤机理。方法:建立肺癌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荷瘤对照组、中药组、环磷酰胺组,给药14 d后,测定瘤指数、肿瘤抑制率、胸腺指数、脾指数以及T细胞亚群变化,分离脾淋巴细胞观察其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中药组和环磷酰胺组均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中药组T细胞亚群得以纠正,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与荷瘤对照组均存在免疫失衡;中药组脾脏淋巴细胞抗肿瘤细胞能力较荷瘤对照组、环磷酰胺组强。结论:中药肺积1号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抗肿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细胞增殖和凋亡角度探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机理。方法 16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只。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浓度为1.97、0.9、0.45 g/ml的大黄虫丸溶液灌胃,每组0.2 ml/(10 g·d),每日1次,连续7天,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停药次日,分离血清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系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中药高剂量组在72 h时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1)。中药各剂量组克隆形成率较空白组明显下降(P0.01),中药中、高剂量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中药低剂量组(P0.01)。中药高剂量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合计凋亡率均较中药低、中剂量组升高明显(P0.05或P0.01)。中药低、中、高剂量组G0/G1期细胞显著高于空白组,G2/M期细胞下降(P0.01),并且以中药高剂量组明显。结论大黄虫丸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将其阻滞于G0/G1期,并且高剂量的大黄虫丸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姜黄素抑制肺癌细胞血管拟态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肺癌细胞A549血管拟态生成及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0、2.5、5、10、20和40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24h,应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体外血管生成拟态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形成血管拟态能力,RT-PCR法检测细胞内β-catenin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选取Wnt/β-catenin特异性抑制剂XAV939,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照组、姜黄素组和XAV939组血管生成基因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株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IC50值约为17.5μmol/L。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含药组血管拟态形成数目减少,呈剂量依赖性;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β-cateni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示,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V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47;与XAV939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肺癌细胞的血管拟态形成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实现的,这将为临床治疗肺癌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