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提高体外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成功率。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2根脐带(至少20 cm)冲净淤血,采用加工穿刺针固定脐静脉灌注消化液,一根用0.2%胶原酶Ⅱ,另一根用0.1%胶原酶Ⅰ和0.25%胰酶等比混合消化液,比较两种酶的消化效果。收集细胞并用含有10 ng/mL的VEGF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传代。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结果两种消化酶方法均获得了相当数量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胶原酶Ⅱ的消化效果稍优于混合消化酶,且比较理想的消化时间均为13 min,细胞接种后4~5 h开始贴壁生长,1周左右可生长成单层,光镜下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内皮细胞胞浆中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0.6%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胶原酶Ⅱ和胶原酶Ⅰ与胰酶等比混合消化液灌注法是获得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一种可取方法,而胶原酶是分离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首选消化液,成功率高,可靠性大,可成功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2003年10月,我们对各种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热证咳嗽采用复方鲜竹沥液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1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98例、女53例,年龄17~91岁。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实用内科学》标准,中医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蒲黄黄酮雌激素样效应对成年雌性大鼠血清雌激素、孕激素含量及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五组:正常组、三苯氧胺+蒲黄黄酮组、蒲黄黄酮组、己烯雌酚组和三苯氧胺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以及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和三苯氧胺+蒲黄黄酮组相比,蒲黄黄酮组大鼠子宫内膜中ER-α、ER-β和P的阳性细胞表达及血液中E2和P的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与己烯雌酚组相比,蒲黄黄酮组大鼠子宫内膜中ER-α、ER-β和P的阳性细胞表达及血液中E2和P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黄黄酮能显著提高大鼠子宫内膜ER-α、ER-β和P的阳性细胞表达及血液中E2和P的含量,具有雌激素样效应。  相似文献   
4.
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12)活性、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缺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MTT比色法观察蒲黄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酶联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内皮素-1(ET-1)、NO的含量。结果蒲黄黄酮可提高缺氧时HUVE-12细胞活性,减少NO降低程度(P<0.05),抑制ET-1的生成(P<0.05),蒲黄黄酮对HUVE-12细胞的这种保护作用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12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NO和ET-1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大鼠产后子宫内膜炎模型。方法:采用化学刺激后接菌、直接腹部切口术接菌、阴道给菌逆行感染几种造模方法比较。结论:通过及内膜形态学观察评价三种造模方法是成功的,阴道给菌法是最为合适的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6.
止痛消炎膏治疗输液外渗红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赞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1):703-703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对45例输液外渗红肿者,用止痛消炎膏外敷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产后大鼠子宫炎症模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益母草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内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组、三七总皂苷组。建立产后子宫炎症模型,用三七总皂苷作阳性对照,采用ELISA法对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量进行测定,对各组大鼠的子宫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同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I型胶原(collagen I)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MP-13、TIMP-1明显升高,collagen I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组MMP-13无明显变化,TIMP-1明显降低,collagen I表达下降。结论益母草可能使产后炎症子宫的TNF-α水平下降,下调TIMP-1的表达,启动止血修复机制,并加快细胞外基质(ECM)降解,从而加速产后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研究多肋骨折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在外科住院保守治疗的多肋骨折患者297例,将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液气胸、合并基础疾病、就诊时间长短、吸氧、应用止痛措施、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297例多肋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15.2%;男性感染率为15.6%,女性感染率为14.6%,有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率分别为16.5%和1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0岁患者的感染率为24.5%,<60岁感染率为9.6%;合并液气胸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率为43.1%,高于未合并者的8.4%;就诊时间在<24 h内的患者的感染率为11.2%,低于就诊时间24~48 h的17.3%及>48 h的21.1%;有止痛措施的患者感染率为12.1%,低于未使用者的19.5%;吸氧的患者感染率为17.1%,高于未吸氧者的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60岁、合并液气胸、合并基础疾病、就诊时间延长、吸氧、止痛措施应用与否是多肋骨折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而与患者性别与是否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温和灸组、热敏灸组、药物组,每组各35例。3组灸法治疗组均取穴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三阴交,分别采用麦粒灸、温和灸、热敏灸治疗。月经结束后开始治疗,麦粒灸组每穴每次灸3壮,每周3次;温和灸组每穴灸5 min,每天1次;热敏灸组在上述腧穴中选取热敏穴,灸至感传完全消失,每天1次。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药物组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连服2个月。比较4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麦粒灸组、温和灸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33/35)、85.71%(30/35)、91.43%(32/35),均优于药物组的71.43%(25/35)(均P<0.05);麦粒灸组和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均优于温和灸组(均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3组灸法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均大于药物组(均P<0.05);麦粒灸组、热敏灸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均大于温和灸组(均P<0.05);麦粒灸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温和灸、热敏灸均可有效治疗CPID,疗效均优于中成药治疗,其中麦粒灸、热敏灸改善症状、体征的作用优于温和灸。  相似文献   
10.
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伟  陈俊军  熊健  叶赞 《中国针灸》2009,29(11):868
目的:评价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聪脑通络组、靳三针组、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聪脑通络组取头穴线为主,配合大椎、筋缩、命门、腰阳关、合谷、内关、三阴交等穴,头针行快速捻转手法,留针30 min,腰背及四肢部腧穴行小角度捻转平补平泻手法,不留针;靳三针组主穴选取"靳三针"组穴中的四神针;常规针刺组腧穴配伍按照<金针灸治疗学>王启才),穴取大椎、身柱、风府等为主.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对患儿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聪脑通络组、靳三针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0.0%,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60.0%,聪脑通络组和靳三针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聪脑通络组和靳三针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聪脑通络法针刺治疗CP可明显改善患儿综合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