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抵抗素及脂联素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清肝泻心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文迪雅治疗2个月。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脂肪细胞抵抗素、脂联素的血清水平及其与血糖、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糖(P<0.01),但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均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胰岛素、C肽及血清抵抗素水平(P<0.01),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脂联素水平(P<0.01),但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泻心滋阴润燥法及文迪雅均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这些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直接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2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52例2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52例占同期突发性耳聋患者(340例)的15%,81%血糖控制不佳,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电测听83%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滴注3~5日,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0 mg/d,后逐渐减量至5 mg/d,同时给予扩张血管、抗凝、营养神经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听力的总有效率为87%,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5%.2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以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为主,临床上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张血管、抗凝、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预后尚可. 聋患者(340例)的15%,81%血糖控制不佳,主要临床症状为单侧突发性耳聋、耳呜、眩晕、恶心、呕吐,电测听83%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给予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滴注3~5日,耳聋、耳鸣、眩晕等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泼尼松10 mg/d,后逐渐减量至5 mg/d,同时给予扩张血管、抗凝、营养神经及高压氧治疗.治疗听力的总有效率为 7%,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5%.2型糖尿病伴突发性耳聋以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为主,临床上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扩张血管、抗凝、营养神经及高压氧等治疗,预后尚可. 聋患者(340例)的1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2型糖尿病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伴眩晕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共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均使用路路通注射液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疗程14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及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能降低全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供血,为治疗2型糖尿病伴眩晕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与甲钴铵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DPN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应用杏丁注射液与甲钴铵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使用2周;对照组50例,单用甲钴铵静脉推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4.6%、7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与甲钴铵联合治疗DPN能有效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Lep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并验证用口腔脱落细胞制备DNA模板的可行性. 方法:同时取口腔脱落细胞和静脉血白细胞,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和PCR产物测序技术,检测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正常糖耐量组的Lepr外显子20的基因多态性,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 结果:口腔脱落细胞和静脉血白细胞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 在所测对象中, 2927位核苷酸的等位基因均为A,而3057位核苷酸G→A变异频率为75.0%. 糖尿病组3057位基因变异频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P<0.05). 且变异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AA型具有更高的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和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 结论:Lepr第3057位核苷酸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机体脂质代谢、影响机体局部体脂分布等途径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体外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在促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对细胞因子碱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从2周龄SD大鼠长骨骨髓中分离获取骨髓基质干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纯化、传代扩增,随后在不同糖浓度(5.5 mmol/L、25.0 mmol/L)干预下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培养21 d,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并测定成骨细胞的标记物碱性磷酸酶、骨形成蛋白-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比较各组中成骨细胞分化的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结果 25.0 mmol/L糖浓度组与5.5 mmol/L糖浓度组比较,钙结节形成比例分别为(45.3±0.7)%、(6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0.350±0.020、0.563±0.043)、骨形成蛋白-2[(590±27)、(744±41)μg/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875±40)、(1188±52)μg/L]活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高糖条件下,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减弱,这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炎症因子(IL-1β、IL-6、 TNF-α、C-RP)水平与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分别检测60名健康者、60例T2DM患者血浆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他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2DM组各炎症因子、FP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与C-RP的水平与HbA1c及IR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浆IL-1β、IL-6、 TNF-α、C-RP与T2DM的发生发展相关,TNF-α、C-RP是T2DM糖代谢紊乱和IR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芦荟大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用TUNEL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诱导。结果芦荟大黄素对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该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芦荟大黄素可诱导硬皮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其增殖,减少其胶原蛋白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DPN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2例,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50例,单用甲钴胺推注,1次/d,连续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的有效率分别为84.6%、74.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杏丁注射液与甲钴胺联合治疗DPN能显著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血小板活化膜糖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变化及其与感染性炎症的关系.方法 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44例AECOPD患者及44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水平, 并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 AECOPD组GPⅡb/Ⅲa、GMP-140、hs-CRP分别为(68.73±7.87)%、(43.36±7.92)%、(8.52±5.71)mg/L,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51.86±7.59)%、(33.63±7.63)%、(4.85±2.39)mg/L]及健康对照组[(48.73±5.55)%、(30.63±4.09)%、(4.38±2.41)mg/L](P均 <0.001).AECOPD组GPⅡb/Ⅲa与hs-CRP呈正相关(r=0.55,P <0.005),GMP-140与hs-CRP呈正相关(r=0.49,P <0.005).结论 AECOPD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血小板活化与感染性炎症反应之间关系密切,活化血小板对AECOPD患者炎症反应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