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ELISA测定了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9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100例正常人的血清Ⅱ型胶原抗体,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7%、0、0.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有7例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而Ⅱ型胶原抗体为阳性,且病程均在半年之内。结果表明: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特异性诊断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环核苷酸特别是cAMP在神经体液传递信息过程中起“第二信使”作用。这些物质的合成和分解受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多种激素的调节。虽然它们是在细胞内发生作用,但实验资料提示:细胞外cAMP、cGMP的含量可作为反映植物神经功能的指标。感染性休  相似文献   
3.
根据Videback报道急性心肌梗塞发病24小时内,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增加,其含量与心律不齐的发生成正比关系。Sutherland等发现血液中儿茶酚胺与细胞膜上的β—受体结合时,细胞膜上的腺甙酸环化酶即被活化,并催化ATP变为环一磷酸腺甙(cAMP),故血浆cAMP含量可以反映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而后者既与心律紊乱有关,推测血中cAMP含量也有类似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 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 AMI)患者常死于共并发症。如能预知有无并发症发生,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则将进一步改善 AMI 的临床疗效。我们以前注意到了 cAMP 可作为判断 AMI 的预后的指标,现又同时平行观察了 cGMP 对判断 AMI 预后的意义。我们于1980年1月至1981年8月对96例 AMI 患者进行了血浆环磷酸乌苷(cGMP)和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测定,以探讨这二个指标对判断 AMI 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9份华支睾吸虫和9份猪囊尾蚴匀浆中cAMP和cGMP的含量。cAMP的平均值各为82.1±7.26PM/10mg蛋白质和58.5±4.28pM/10mg蛋自质;cGMP的平均值各为20.1±2.4PM/10mg蛋白质和18.8±2.3pM/10mg蛋白质。结果提示这两种寄生虫虫体匀浆中cAMP和cGMP的测定,可能有助于对寄生虫代谢的调节机制的了解,并为寄生虫虫体内存在着cAMP第二信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随工业发展,噪声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重视。噪声的危害性不仅仅是听力损伤,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嗓声对人体神经、心血管、体液系统以及烦噪度等均有影  相似文献   
7.
cAMP与cGMP是调节细胞功能的重要环核苷酸,很多文献报导,cAMP、cGMP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一些重要疾病,如肿瘤,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病,慢性肾炎,暴发性流脑等也常伴有体液或组织中cAMP、cGMP含  相似文献   
8.
暴发型流脑尤其是休克型是极为严重的疾病,自从采用山莨菪碱为主的综合治疗,病死率由60%降低为8.97%。通过甲皱及眼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发现应用山莨菪碱后毛细血管袢痉挛解除,微循环改善,并与临床症状好转相一致。表明山莨菪碱主要是通过解除微动脉痉挛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ELISA测定血清Ⅱ型胶原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测定了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99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100例正常人的血清Ⅱ型胶原抗体,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0.7%、0、0。5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有7例血清类风湿因子为阴性而Ⅱ型胶原抗体为阳性,且病程均在半年之内。结果表明:Ⅱ型胶原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特异性诊断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黄对体温中枢调节介质cAMP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方法,检测大黄对家兔体温中枢附近脑室灌流液内环核苷酸(cAMP)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使感染性发热家兔cAMP水平降低,而对正常不发热家兔cAMP水平没有影响。对照组动物cAMP水平没有变化。提示大黄降温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影响中枢cAMP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