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6只成年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运动组,各12只。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运动组大鼠于MCAO模型成功后2d开始进行跑台运动训练;通过修订的神经功能评分(mNSS)观察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观测大鼠体重变化情况,通过氯化四唑(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结果:模型组和运动组大鼠造模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运动组大鼠造模后14d、28d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模型组[14d:(8.17±1.03)分比(9.42±1.62)分,P〈0.05;28d:(6.25±0.97)分比(8.17±1.70)分,P〈0.01];与模型组相比,运动组大鼠体重于造模后7d、14d和28d明显增加(P〈0.05或〈0.01);造模后28d,运动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明显减小[(26.50±0.448)%比(29.45±0.639)%,P〈0.01]。结论:跑台运动训练可以促进大鼠神经功能和体重恢复,减小大鼠脑梗死体积,有利于脑缺血大鼠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Essen卒中风险评分,利用高分辨MR黑血序列及CE-T1WI比较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一周内行颈动脉3D-TOF成像、高分辨MRI黑血序列及CE-T1WI成像,其中低风险组25例,高风险组16例,并对脑梗死的责任颈动脉进行影像分析,比较低风险组及高风险组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负荷及成分的差异。结果 (1)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患者再发脑梗死、年龄、糖尿病、吸烟及周围血管病发生率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低风险组及高风险组患者的标准化管壁指数、管腔直径、管壁厚度及管腔狭窄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风险组斑块内纤维帽破裂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脂质坏死核心(lipid-rich necrotic core,LRNC)发生率及管腔狭窄率50%发生率、LRNC面积、LRNC指数及出血面积、出血指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特征存在差异,利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结合高分辨MRI可以对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度进行分层,对具有再发风险的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脑卒中再发率。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采用 MRI 检查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40 例。并根据 MRI 平扫及增强图片的特点确定内膜癌的 T 分期。并 将病理检查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全部患者在手术前实施 MRI 后,结果显示Ⅰ a 期有 5 例、Ⅰ b 期 有 7 例、Ⅰ c 期有 7 例、Ⅱ期有 12 例、Ⅲ期有 5 例、Ⅳ期有 4 例。病理检查结果提示Ⅰ a 期有 5 例、Ⅰ b 期有 7 例、Ⅰ c 期有 8 例、Ⅱ期有 10 例、Ⅲ期有 6 例、Ⅳ期有 4 例。MRI 分期的准确率是 85.00 %,手术病理分期结果同 MRI 分期结果比 较,Kappa 值是 0.816,P = 0.001,表明两种检测方式一致性良好。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对其实施 MRI 检查,可 有效掌握患者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对于制定合理治疗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在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中,探讨血压成分与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经临床、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及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49例,根据脑小血管病评估量表对患者头颅MRI上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BG-EPVS)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10 BG-EPVS和≤10 BG-EPVS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MAP)及其他血管相关因素等基线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血压成分与10 BG-EPVS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法计算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MAP判断10 BG-EPVS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自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共纳入4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年龄(65.1±10.5)岁,男性30例(61.2%)]。与≤10 BG-EPVS组患者比较,10 BG-EPVS组患者年龄更大[(67.7±8.1)比(60.4±12.7)岁],收缩压[(146.5±12.7)比(137.7±13.2)mm Hg]和MAP[(103.2±9.4)比(97.5±9.6)mm Hg,均P0.05]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因素后,收缩压(OR=1.08,95%CI1.01~1.15,P=0.025)和MAP(OR=1.19,95%CI1.06~1.34,P=0.003)与10 BG-EPVS存在显著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收缩压和MAP的AUC分别为0.711(95%CI0.551~0.870,P=0.015)和0.710(95%CI0.553~0.867,P=0.015);舒张压和脉压的AUC分别为0.629(95%CI0.463~0.795,P=0.135)和0.575(95%CI0.391~0.759,P=0.384)。结论在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的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中,收缩压和MAP与10 BG-EPVS存在显著相关性,是判断10 BG-EPVS的良好指标,可视为10 BG-EPVS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磁共振波谱( MRS)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方法 以9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脑磁共振波谱代谢物作为观察指标,选择中经络5种证型和4个时期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磁共振波谱观察指标NAA/Cr在风阳上扰和气虚血瘀的比较中有显著差异;缺血部位与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脑梗死区域内细胞代谢特点及演变规律,寻找反映脑缺血损伤的可靠指标,为临床不同时期脑梗死的治疗提供病理生理学依据.材料与方法 选择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其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内为超急性期10例;6-48小时为急性期52例;2天-6周内为亚急性期25例;6周后为慢性期13例.采用点解析波谱序列(PRESS...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已婚未育女性孕前盆底功能和形态的磁共振成像变化特征。方法 对31名已婚未育女性志愿者行盆底的静息及动态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测量盆腔脏器(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在静息位与最大腹压(即最大力排期)时至耻尾线(PCL线)及耻骨中线(MPL线)的距离及动静态的最大腹压时变化幅度。结果 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在静息位与最大腹压时至PCL线距离分别为:静息位(2.23±0.51)、(2.11±0.72)与(0.93±0.40)cm,最大腹压(0.97±1.07)、(0.72±1.06)与(1.60±0.7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底部、宫颈下端、肛管直肠连接处到MPL线距离分别为:静息位(2.82±0.57)、(2.11±0.72)与(0.93±0.40)cm,最大腹压(2.68±0.41)、(4.52±1.32)与(2.91±0.7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腹压膀胱底部、宫颈下端和肛管直肠交界处至PCL线距离变化幅度分别为:(1.26±0.95)、(1.39±1.08)与(0.66±0.63)cm,至MP...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复发性肛瘘的MR影像学特征及规律。方法 将本研究29例患者首次手术前、二次手术前所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检查影像资料分别设定为对照组、研究组,分别与首次及二次手术结果对照其瘘口、瘘管显示的准确率,肛瘘分型的一致性,并回顾性对比分析MR的影像特点。结果 对照组、研究组的内口、主瘘管及支管的显示准确率均较高,分别为91.1%、95.2%、90.3%,95.0%、97.3%、88.0%。对照组、研究组MR术前分型与手术分型的一致性均良好,Kappa值分别为0.891、0.929(按Parks分型),0.946、0.949(按瘘管数目和位置高低分型)。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中:内口位置均不高于原内口位置,均无明显肛周脓肿形成;大多数瘘管形态变细、周围炎性浸润范围变小、瘢痕形成、无明显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部分瘘管支数变少、长度变短、分型趋于简单化。结论 MR能较好完成初诊及复发性肛瘘的术前评估,本研究中大部分复发性肛瘘的MR观察项目呈不同程度向好趋势,具有一定的MR影像学特征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在肛瘘诊断中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4例肛瘘患者行MRI冠状位、矢状位及横轴位T1加权序列、T2加权序列、T1脂肪抑制序列、T2脂肪抑制序列平扫或Gd-DTPA增强扫描,检查结果与手术对照.结果 4例为单纯性肛瘘,20例为复杂性肛瘘.MRI可直接显示瘘道内口、位置,瘘管的走行及其分支,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