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药对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T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实验用Balb/c小鼠经亚致死剂量的射线照射后,输入取自DBA/2小鼠的胸腺淋巴结细胞来制作免疫介导性再障的模型。用正气活血、温补脾肾、扶正解毒中药煎出液,分别浓缩成含生药量为0.79g/ml浓度的药液灌胃,每日1次,每次0.5ml。探讨这些方药对免疫介导型再障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这些方药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提高再障小鼠的TH细胞,降低TS细胞,使TH/TS比值升高,减轻免疫异常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抑制和损伤,有利于再障骨髓造血的修复和重建。提示了辨证论治对指导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28年来本单位治疗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将称“再障”)153例.其中急性48例,总疗效75%;慢性105例,总疗效91.5%,两者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显著.结合急、慢性再障在病机、分型诸方面的差别,作者提出对于二者应分别予以研究,不宜混同;同时强调分型应规范化.本文对本病分型的出发点,一是相关脉证出现的频率,二是该出发点应能反映出病因、病机、病位、病势等.作者对本病的治疗体会是早期治疗,缩短病程,足够的疗程及积极防止感染、出血.  相似文献   
4.
辨证分型治疗血小板减少120例临床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中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Apoptosis APO),是1972年首先由英国学者Kerr等提出,用以描述一种在细胞形态学上有别于细胞坏死(Necrosis)的细胞死亡过程(Progammed cell death,PCD),是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接到某种信号的触发后主动参与并遵循一定程序的较慢的死亡过程,不仅在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死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以及白血病治疗中生长  相似文献   
6.
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甙链连接在一起的多聚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藻类、细菌和动物细胞膜上的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多糖不但是生物体的主要结构成分,还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和功能。随着传统中药的多糖成分被分离和纯化,对他们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药理功能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中药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作为多糖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量药理实验证明,中药多糖不仅能激活巨噬细胞(Mφ)、T、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与血液系统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1973年由Steinman首先在小鼠脾脏中发现,后来Vanvoohis在人外周血液中也发现这种细胞.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目前所知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APC,是自体、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重要的刺激细胞,因其具有膜样或树突状突起而得名.在移植免疫和抗肿瘤免疫中,DC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DC的相关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循环血中血小板数目低于正常,易引起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内脏出血的一类常见出血性疾病,属中医学"血症"、"发斑"等范畴。血小板减少病因众多,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机体免疫异常导致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下肢静脉曲张、白细胞减少症三则临床病案的举例分析,介绍史亦谦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内经》有"秋冬养阴"(《四气调神大论》)、"阴精所奉其人寿"(《五常政大论》)之训.此乃"勿逆天时,是谓至治"(《百病始生》)的思想在秋冬季节治疗中的体现.按此思想,个体只有在秋冬养好阴,藏好阴,春夏才能有生和长的资本,才能生好、长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