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比较路路通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血脂、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路路通有降低血脂及改善血流变各参数的作用。结论: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心定悸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机理。方法: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标准化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美心定悸颗粒,1袋/次,3次/日,餐后用温开水冲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Hoter检查,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室性早搏出现的次数、ST段、T波的改变,并观察其症状与体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在改善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总疗效方面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65%)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心悸、胸闷等症状及舌脉方面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在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美心定悸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属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比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心力衰竭亦称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是指症状持续且经休息、限盐、强心、利尿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后反应较差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治疗上比较棘手,病死率较高。选取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在我科住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5例,其中顽固心力衰竭42例,现对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源  尤海玲  卢利员 《光明中医》2011,26(8):1574-1576
目的观察中医扶阳思路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采用能量合剂和促肝细胞生成素等西药治疗;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汤剂口服和汤剂灌肠治疗。观察两组肝功能、凝血功能、癌胚抗原、HBV-DNA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提高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治疗后各观察生化指标好于治疗前;③对照组治疗后好于治疗前;④两组治疗后在AST和PT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而在ALT,TBIL,AFP,HBV-DNA定量方面二者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分析105例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0例,改善34,无效6例,死亡率15例,总有效率80%。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预后差,合并症多,治疗率低,死亡率高。重视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预后提高其生存率,有助于减少心力衰竭的死亡。  相似文献   
7.
胃下垂一症,以往认为系中气下陷所致,但从临床来看,单纯以补中益气论治,收效甚微。故从其主要临床表现推断其发病机理乃至进一步探讨其治疗大法实属必要,笔者总结近几年治疗的胃下垂30例的病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风寒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河源市中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风寒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与温针灸组,各 60 例。常规针刺 组取患侧阳白、风池、下关、颧髎、地仓、迎香、太阳,双侧外关、翳风、合谷,予以常规针刺治疗;温针灸组取穴同常 规针刺组,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外关、翳风、合谷温针灸治疗,两组治疗频次与周期相同。记录治疗前后两组 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D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温针灸组患者的 FDI 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温针灸组患者治疗 总有效率为 98.31 %,高于常规针刺组的 93.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温针灸治疗风寒型急性期周 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骨髓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诺维本(NVB)、蔡索(Taxol)、健择(Genzer)、卡铂(CBP)、顺铂(DDP)等组方被认为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有效药物,在对中晚期肺癌抑瘤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化疗引起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等,严重影响化疗如期执行,有些甚至严重感染导致死亡。因此,如何减轻化疗后骨髓抑制已成为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们在化疗同时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防治肺癌化疗后引起的骨髓抑制,取得明硅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同时研究其治疗安全性。方法:随机拣选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94例缺血性眩晕患者,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7例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剩余47例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种治疗性质下的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指标检查结果较对照组好;研究组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眩晕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TCD指标,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提高药物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