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进展。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肝胆管结石的微创外科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腹腔镜肝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术中和术后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肝胆管结石应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腹腔镜、纤维胆道镜等多路微创手术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治疗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方法选择42例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完全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20例和甘精胰岛素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艾塞那肽组同时给予艾塞那肽5μg,每天2次,餐前1 h内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组同时给予甘精胰岛素10~18 u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一次,两组治疗12周。治疗前后两组测定FBG、2 h PG、TG、TC、LDL-C、HDL-C、HbAlc。结果治疗前后HbAlc,FBG和PBG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体质量、TG、TC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低血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口服降糖耐药的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血脂,控制体重明显。  相似文献   
4.
卢乐 《浙江医学教育》2011,(4):55-56,59
目的:比较不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诺和锐30组:每日3次诺和锐30皮下注射;诺和灵组:每日4次胰岛素治疗:三餐前半小时注射诺和灵R,22:00注射诺和灵N,评价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但诺和锐30组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按有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LEAD组(66例)和非LEAD组(54例),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25(OH)D_3,比较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并分析LEAD的影响因素。结果 LEAD组与非LEAD组相比,有较大的年龄、较长的糖尿病病程、较高的吸烟率、SBP、HbA1c、LDL-C和CRP,而25(OH)D_3水平明显降低(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1c及25(OH)D_3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LEAD患病危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低25(OH)D_3水平与LEA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不良相关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2月—2019年10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5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营养评估表(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进行营养状况筛查,根据营养筛查结果将患者划分为营养良好组、营养不良风险组和营养不良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NA评分与临床常见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53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营养良好者161例、占29.87%,有营养不良风险者302例、占56.03%,营养不良者76例、占14.10%。营养不良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最低,其次为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良好组最高(BMI:F=439.631,P<0.05;上臂肌围:F=28.227,P<0.05;三头肌皮褶厚度:F=726.699,P<0.05;血红蛋白:F=73.874,P<0.05;白蛋白:F=10.921,P<0.05)。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营养不良组最高,其次为营养不良风险组,营养良好组最低(F=12.682,P<0.05),其它指标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NA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和BMI呈正相关(r=0.820和0.922,P=0.001),而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802,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BMI及白蛋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与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饮食是一门复杂而艰深的学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所能拘束的。仅四季饮食来说,就充满了玄妙的变化,饮食之所以要跟着季节的变化而变,主要是因为四季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缘故。饮食只有顺应天时的变化,才能对自身的健康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胆囊癌临床分期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1976年Nevin等[1]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胆囊癌临床分期和分级以来,随着人们对胆囊癌认识的不断深入,其分期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胆管癌胆汁中的细菌分布及特征。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诊断为胆管癌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并分析。结果:共106例患者的胆汁纳入研究,57.5%的胆汁标本细菌培养呈阳性。部分无感染及胆道梗阻的胆汁中仍有部分存在细菌,但细菌检出率较有感染以及胆道梗阻者明显减低,而肿瘤位置同细菌的检出率之间并无统计学关联。许多种细菌可出现在胆汁中,常见细菌依次为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而万古霉素、莫西沙星、亚胺培南等多种抗生素均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结论:胆管癌患者无论是否存在感染及梗阻,胆汁内都有可能存在细菌,细菌的检出率同肿瘤部位无关。而肠道菌群仍是胆道细菌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