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素桃 《当代护士》2003,(11):53-5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食谱中精细食品增加,尤其儿童食品,含糖量高,导致了儿童牙病,特别是龋齿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针对儿童牙病的特点及不良习惯,对680例牙病患儿开展了口腔健康教育,以提高儿童自我口腔保健的意识与能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制中药六神祛腐汤外敷治疗手部慢性骨髓炎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3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中药六神祛腐汤外敷为主治疗慢性骨髓炎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乳头糜烂性腺瘤病。患者女,31岁。右侧乳头红斑、糜烂,间断性血性溢液半年,不伴疼痛。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肿瘤位于真皮内,与表皮相连,无包膜,可见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明显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管样结构和实体细胞巢,周围可见肌上皮细胞包绕。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5/6阳性,抑癌基因(p63)、钙调蛋白(Caplonin)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提示肌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诊断:乳头糜烂性腺瘤病。患者病灶完整切除后,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4.
拔牙后出血是拔牙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减少或避免拔牙后出血,本文对我院近几年260例拔牙后出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护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制六神祛腐汤外敷治疗慢性骨髓炎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外科手术为主并辅以敏感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自制六神祛腐汤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六神祛腐汤外敷对慢性骨髓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KK3 在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反转录(RT)?PCR及实时定量PCR分析DKK3 mRNA在人恶性黑素瘤细胞系HM、A375、WM451、WM35、SK?MEL?1、Hs?695T和MDA?MB?435s及38例原发性黑素瘤、4例转移性黑素瘤和20例色素痣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分别转染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pcDNA3.1(+)?Flag?DKK3 质粒(实验组)和pcDNA3.1(+)?Flag?Vector 质粒(对照组),RT?PCR 验证 DKK3 的过表达;通过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分析 DKK3 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 DKK3对A375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A375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DKK3 mRNA 在WM35细胞系表达下调,HM、A375、WM451、SK?MEL?1和Hs?695T细胞系表达缺失,MDA?MB?435s细胞高表达。与色素痣相比,DKK3 mRNA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表达降低(P 〈 0.001)。与对照组A375细胞相比 (100%),实验组A375细胞克隆形成效率明显受到抑制(23.22% ± 3.55%);同时转染后24、48、72 h细胞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均P 〈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与对照组A375细胞(G1期,25.38% ± 2.92%)相比,实验组A375细胞明显阻滞于G1期(48.68% ± 3.92%,P 〈 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 〈 0.001)。与对照组A375细胞相比,实验组周期凋亡相关蛋白p21、Bax、活化的parp和 活化的Caspase?3表达升高,细胞周期蛋白D1和Bcl2表达降低(均P 〈 0.001)。结论 DKK3在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可能作为潜在的抑癌基因参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E2F6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对恶性黑素瘤细胞A375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收集重庆市中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皮肤科确诊的5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和30例色素痣冻存组织及石蜡切片。通过 qRT-PCR分析 E2F6 mRNA在人恶性黑素瘤和色素痣组织及7株恶性黑素瘤细胞系(HM、A375、WM451、WM35、SK-MEL-1、Hs-695T、MDA-MB-435s)和色素痣细胞中的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E2F6、β联蛋白在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E2F6抑制质粒和对照质粒转染至A375细胞,通过qRT-PCR和Western印迹验证E2F6基因的敲减效率。通过CCK8、软琼脂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3D细胞培养实验检测E2F6基因敲减对A375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总β联蛋白、活化β联蛋白、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等水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皮肤恶性黑素瘤中E2F6和β联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7株恶性黑素瘤细胞系E2F6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色素痣细胞(均P < 0.001)。qRT-PCR显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E2F6 mRNA的相对表达(0.000 55 ± 0.000 17)高于色素痣组织(0.000 18 ± 0.000 09,t = 3.22,P < 0.001)。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显示,皮肤恶性黑素瘤组织中E2F6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色素痣组织(均P < 0.001),而β联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色素痣组(均P < 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恶性黑素瘤组织中E2F6蛋白与β联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免疫组化:r = -0.56,Western印迹:r = -0.63,均P < 0.01)。敲减A375细胞E2F6基因后,E2F6抑制组E2F6 mRNA、蛋白相对水平低于对照组(t = 3.38、2.76,P < 0.001)。CCK-8实验显示,继续培养后48 h,E2F6抑制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t = 4.58,P < 0.01);软琼脂平板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细胞相对克隆比低于对照组(t = 2.26,P<0.001);迁移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穿出小室细胞数(165 ± 23)低于对照组(376 ± 22,t = 3.14,P < 0.01);侵袭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穿出小室细胞数(96 ± 11)低于对照组(315 ± 31,t = 2.12,P < 0.01);3D细胞培养实验显示,E2F6抑制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侵袭性伪足消失。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E2F6抑制组G0 - 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 0.001)。Western印迹显示,E2F6抑制组β联蛋白水平、活化β联蛋白水平及其下游靶基因蛋白c-Myc、细胞周期蛋白D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01),P2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E2F6抑制组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波形蛋白、神经钙黏着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01),而上皮钙黏着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 < 0.001)。结论 核转录因子E2F6在恶性黑素瘤中高表达,敲减A375细胞E2F6基因可能通过拮抗β联蛋白信号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点阵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在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女性黄褐斑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褐斑面积及颜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3)。观察组总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水肿及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更年期女性黄褐斑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面部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DKK3 在人皮肤恶性黑素瘤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及转染DKK3对人黑素瘤细胞A375迁移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Western印迹法分析DKK3在人黑素瘤细胞系(HM、A375、WM451、SK?MEL?1、Hs?695T、MDA?MB?435s、WM35)及色素痣细胞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014 年8月至2017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皮肤科收集的58例恶性黑素瘤(包括原发性黑素瘤与转移性黑素瘤)和30例色素痣组织中DKK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转染pcDNA3.1(+)?Flag?Vector质粒(对照组)和pcDNA3.1(+)?Flag?DKK3 质粒(转染组)至恶性黑素瘤 A375 细胞中,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验证 DKK3 的过表达,及DKK3过表达对黑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的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细胞平板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析DKK3对A375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独立样本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DKK3蛋白在人黑素瘤细胞系中表达缺失或低表达,在色素痣组织中高表达。原发性黑素瘤、转移性黑素瘤与色素痣中DKK3 mRNA表达水平(2?ΔΔCt)分别为(0. 325 ± 0.150) × 10?3、(0. 142 ± 0.210) × 10?3、(0. 634 ± 0.120) × 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6.57,P < 0.05),转移性黑素瘤表达水平低于原发性黑素瘤和色素痣 (LSD?t分别为2.48、3.12,均P < 0.05)。A375 细胞转染DKK3后,细胞划痕迁移率(22.11% ± 5.11%)低于对照组(54.36% ± 23.22%)(t = 2.36,P < 0.001);迁移及侵袭实验中,转染组穿出小室细胞数(265 ± 33、76 ± 18)低于对照组(429 ± 41、135 ± 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4、1.35,均P < 0.001)。转染组A375细胞过表达DKK3后,上皮钙黏着蛋白和mRNA表达上升,神经钙黏着蛋白、波形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7、MMP11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降。结论 DKK3在黑素瘤细胞系和组织中表达下调,DKK3过表达后A375 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受到明显抑制,DKK3可能是抑制皮肤恶性黑素瘤转移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综合治疗慢性唇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维生素B12 、地塞米松混合液治疗慢性唇炎的效果。方法 将维生素B12 5 0 0 μg、地塞米松 5mL再加少许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黏膜下封闭。结果  15 0例中 2例不能坚持治疗 ,余 148例经 5年以上随访均治愈 ,有效率达 98.6%。结论 维生素B12 、地塞米松局部封闭治疗顽固性唇炎效果满意 ,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