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加工方法山银花药材中绿原酸、木犀草苷2个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确定山银花最佳加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 Lent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25℃。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有明显变化,其中低温烘干与杀青烘干山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较高。结论低温烘干法加工山银花外观质量最优,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最高,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别克隆灰毡毛忍冬野生型与湘蕾型ACS3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方法筛选灰毡毛忍冬转录组数据库中与ACS蛋白同源性较高的Unigene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RACE技术对该Unigene进行全长克隆;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域和同源性等特性;借助qRT-PCR检测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ACS3)基因在不同品种、不同花期灰毡毛忍冬中表达模式。结果从灰毡毛忍冬野生品种及湘蕾品种中分别克隆得Lm-ACS3(GenBank:MH724196)及Lm-XL-ACS3(GenBank:MH724197),开放阅读框长度均为1452bp,编码483个氨基酸,包含保守的Aminotran_1_2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ACC合酶具较高相似度;qRT-PCR结果显示,野生型ACS3基因不同花期间表达差异显著,从花期3开始呈整体明显上升趋势,湘蕾型中花期间表达差异相对较小。结论分别克隆得到灰毡毛忍冬野生型和湘蕾型ACS3基因,该基因在2品种中具不同表达模式;推测ACS3基因或为导致灰毡毛忍冬不同品种间差异表型的可能功能基因之一,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在调控蕾期长短及花表型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按2000版《中国药典》相关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对中药材白扁豆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建立了白扁豆的质量标准体系,为建立和完善白扁豆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新版《中国药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不同来源百合中总皂苷元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百合中总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作为显色剂,在408nm处测吸光度值。结果各药材总皂苷元含量为0.122~0.251mg/g,其中以江苏省南通市的卷丹中总皂苷元含量最高。在12.6~22.7μg/mL范围内薯蓣皂苷元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0.059C-0.0341,r=0.9993。结论不同来源百合中总皂苷元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湘产“湘蕾”系列灰毡毛忍冬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湘产“湘蕾”品种灰毡毛忍冬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湘蕾”品种灰毡毛忍冬药材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进行数据处理,构建灰毡毛忍冬对照指纹图谱。结果不同灰毡毛忍冬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确定了10个共有峰,建立了“湘蕾”品种灰毡毛忍冬HPLC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湘蕾”品种灰毡毛忍冬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药用百合DNA提取和RAPD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定药用百合最佳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方法。方法以药用百合新鲜鳞叶为材料,研究DNA的提取方法,并对影响RAPD反应的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药用百合RAPD反应体系及程序为:在40μL反应体系中,含40 ng模板DNA,0.3μmol/L随机引物,0.2 mmol/L dNTPs,1.7 mmol/L Mg2 ,3μL 10×PCRBuffer,1.5 U Taq酶;扩增程序为:第一步94℃预变性2 min,第二步94℃变性1 min,第三步36℃退火45 s,第四步72℃延伸90 s,返回至第二步重复40个循环,第六步72℃延伸10 min,最后4℃保存以备电泳。结论建立了药用百合RAPD的优化反应体系及程序。  相似文献   
8.
按2000版《中国药典》相关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 对中药材白扁豆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方面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 建立了白扁豆的质量标准体系, 为建立和完善白扁豆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新版%中国药典&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药用植物学>教学新模式,培养出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且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素质人才是广大中医药院校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三方面改革来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药院校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胃肠动力紊乱是消化系统病变的重要原因,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胃滞留、胃瘫和便秘等诸多症状,生活质量严重降低。临床实践常规应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长期服用易出现疗效减退与不良反应增多等问题。鉴于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临床急需研发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传统中药枳壳,具有梳理气机、消除胀满的功效,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已有千百年历史。现代临床主要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胃肠疾病的治疗及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常规用药无不良反应报道,可极大改善胃肠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品质。现代研究揭示,枳壳活性成分众多,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和种类最多,是枳壳调节胃肠运动的主要活性成分;枳壳及其活性成分可通过影响胃肠激素、神经途径、Cajal间质细胞等多重机制,调整胃肠动力,纠正胃肠动力紊乱,显示出在治疗胃肠动力紊乱疾病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枳壳在该方面的综合分析尚有欠缺。基于此,该研究总结了枳壳提取物及其黄酮、挥发油、生物碱、香豆素类活性成分调节胃肠动力的药理活性,并深入挖掘其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枳壳的不良反应,旨在为枳壳及其活性成分在胃肠动力调节研究与临床应用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