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笔者近年来以宣肺祛风化瘀方治疗久咳,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2~10岁6例,11~20岁18例,21~30岁7例,31~40岁9例,41~50岁6例,51~60岁6例,61岁以上4例;病程为3~12个月。病例选择标准:①临床表现多为喉痒即咳或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或痰白而粘,量少难咯,伴胸闷、憋气、咽干;②异味刺激或受凉往往会诱发或加剧咳嗽;③舌质红或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④咽充血,扁桃体不大或Ⅰ°~Ⅱ°大;⑤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多正常或肺纹理增粗,双肺听诊呼…  相似文献   
2.
刘治香 《四川中医》2009,(10):78-78
运用自拟方芩蒌参麦汤加减配合小剂量抗生素及吸氧等疗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87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哮喘 缓解 期中 医临 床流行 病学 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哮喘缓解期是否存在着肺虚、脾虚、肾虚证候.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对485例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并与519例不患哮喘的正常人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哮喘缓解期能构成肺、脾、肾虚"证"的共计72例(占14.85%),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哮喘缓解期并不存在肺虚、脾虚、肾虚证候,哮喘缓解期传统的中医药防治思路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 6 5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6 5例 ,男 2 9例 ,女 36例 ,年龄 4 0~ 4 9岁 3例 ;50~ 59岁 8例 ,6 0~ 6 9岁 36例 ,70~ 79岁 15例 ,80岁以上者 3例 ;其中年龄最小者 4 0岁 ,最大者 84岁 ,平均 6 3岁。病程 15~ 35年 ,平均 2 3年。右心衰程度 度 17例、 度 2 1例、 度 2 7例。对照组 30例中 ,男 13例 ,女 17例 ,病程、心衰程度与治疗组大体一致。诊断依据 :均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 ,其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 58例 ,支气管哮喘病史 3例 ,支气管…  相似文献   
5.
五苓散新用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主治蓄水证。我们在多年临床中,应用五苓散治疗突发性耳聋、眩晕、肺心病心衰,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天麻葛根枣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自拟天麻葛根枣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68例,显效57例(占83.8%)有效10例(占14.7%),无效1例(占1.5%)总有效率为98.5%。  相似文献   
7.
大鱼际掌纹形态特征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哮喘(外源性,下同)患者普遍存在着大鱼际掌纹粗糙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作为哮喘的一个重要体征。为了证明这一点。对151例哮喘患者以及153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研究。同时对这一体征的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越  丁元庆  王春霞  刘治香 《河北中医》2014,(10):1452-145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挖掘抑郁症的临床特点与病机,为“因人制宜”的抑郁症防治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通过采集各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的相关信息,挖掘基本证候要素,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不同年龄阶段证候要素的分布差异。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总评分及因子分分值无明显差异;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病位类证候要素为心;肝、肾是与年龄相关的抑郁症病位类证候要素;阳郁是抑郁症的基本病性类证候要素。结论抑郁症的防治需要在“宣阳开郁”为基本治法基础上,充分注重不同年龄阶段的病机特点,形神共治。  相似文献   
9.
哮喘缓解期中医“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客观评价哮喘缓解期是否存在着肺虚、脾虚、肾虚证候。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对 4 85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和 5 19例无哮喘的正常人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 :无任何症状者 172例 ;虽有某一症状 ,或一个症状以上 ,但构不成肺、脾、肾虚“证”者 2 4 1例 ;观察组能构成肺、脾、肾虚证的共计 72例 ,对照组能构成肺、脾、肾虚证的共计 4 2例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哮喘缓解期并不存在肺虚、脾虚、肾虚证候 ,哮喘缓解期传统的中医药防治思路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0.
三唑仑致轻度意识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唑仑(trazolam)是苯二氮类的一种新型安定药。国外曾有报道,给予常用量的三唑仑,患者中出现由急性中毒引起的异常行为和其后对此全部遗忘的病例。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