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陈强  刘永静 《药学研究》2020,39(6):320-325
目的 建立一种以疏水性低共熔溶剂为萃取溶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方法,以提取水中的酮洛芬、布洛芬、洛索洛酚钠、萘普生、双氯酚酸钠五种非甾体抗炎药物。方法 以五种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萃取率为指标,考察了疏水性低共熔溶剂种类和体积、氢受体/氢供体比例、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及氯化钠的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 通过条件筛选,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以DES(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癸酸比例=1:5)为萃取溶剂,以乙腈为分散剂,DES的体积为300μL,乙腈的体积为650μL,氯化钠的浓度为13.5%。结论 在最佳条件下,酮洛芬、布洛酚、洛索洛芬钠、萘普生、双氯酚酸钠的萃取率为89.7%,80.3%,77.1%,92.6%和91.4%。  相似文献   
2.
3.
闽产代代果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闽产代代果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分离、分析、鉴定,结果:代代果中生物碱类成分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上层)为展开剂,黄酮类以A醋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和B二甲苯-醋酸乙酯-甲酸-水(20∶10∶1∶1)为展开剂,挥发油类以石油醚-醋酸乙酯(10∶1)为展开剂,各类主要化学成分均获得良好的分离,说明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作为闽产代代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代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代又称玳玳(Citrus aurantium L.var daidai)是芸香科柑桔亚属植物,为酸橙的变种,在我国的福建、四川、浙江等地都有栽培。代代的未成熟果实称玳玳花枳壳或苏枳壳,幼果有被人当作枳实人药。代代的成熟果实呈橙红色,留于树上至次年夏天,变为污绿色,状如回生,故其果又名回青橙、回春橙。“代代”即谓其可回生续代也。代代性微寒,味苦、酸。有行气宽中、消食、化痰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钩藤中钩藤碱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三种不同产地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钩藤碱的含量,色谱柱:250-4lichrocart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含0·01mol·L-1的三乙胺,用冰醋酸调pH为7·5),检测波长:254nm。流速:1ml·min-1。结果:钩藤碱在0·0049~0·0588m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1·04%。产自广东省连南、福建省三明吉口、江西的钩藤中钩藤碱的含量分别0·037%、0·033%、0·011%。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产自广东省连南的钩藤中钩藤碱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三明产钩藤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藤系茎木类药材,原植物为茜草科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Miq.)Jacks.]、大叶钩藤[Uncaria macrophylla Wall.]、毛钩藤[Uncaria hirsute Havil.]、华钩藤[Uncaria sinensis(Olive.)Havil.]、无柄果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干燥带钩茎枝等[1],为多来源药物。广泛分布于福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杜鹃素对映体分离的HPLC方法,并应用于满山红和照山白药材中的对映体含量测定。方法 用HPLC对杜鹃素对映体进行拆分,优化手性柱种类、流动相比例、流速和柱温的色谱条件。对手性热力学拆分进行探讨,计算杜鹃素对映体在色谱柱分离的焓变、熵变、焓变差值和熵变差值等热力学参数。并在最佳分离条件测定了满山红和照山白2种药材中2个对映体的含量。结果 确定了杜鹃素的2个对映体的最佳分离条件:色谱柱为Chiralcel OJ-RH(4.6 mm×150 mm,5μm),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95 nm。在最佳分离条件下,杜鹃素对映体的分离度达到1.5,表明杜鹃素的2个对映体能够完全分离。当柱温为20~35℃时,分离因子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2个对映体的lnα与1/T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手性拆分过程受焓的控制。将所建立的杜鹃素对映体分离方法应用于中药材满山红、照山白中的杜鹃素对映体含量测定,杜鹃素的2个对映体线性范围分别为0.718~57.44μg·mL–1和1.28~102...  相似文献   
8.
复方鹅不食草汤治疗胆石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刘永静  刘永翠 《新中医》2003,35(12):69-69
1998年5月~2001年5月,笔者自拟复方鹅不食草汤治疗胆石症32例,并与常规治疗2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23~65岁,平均54.6岁;WBC(10~16)×109/L 23例,腹痛30例,黄疸17例。辨证属气滞证14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0岁,因右上后牙自发痛夜间痛一周于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夜间疼痛尤为明显,有时可放射至右耳上方,无冷热刺激痛史。既往史:否认系统性疾病。检查:17牙体完整,探诊无异常,冷诊反应迟缓,叩酸,无松动,局部牙龈无红肿;X-ray显示17髓腔内一髓石(图1),直径约1 mm,近中牙周间隙增宽,18远中倾斜中位阻生。诊断:17髓石症18阻生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天冬药材中多糖提取率和得率为指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天冬多糖的提取效率,优选天冬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条件优化后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天冬多糖的含量,并分别采用DES超声提取法和超声辅助结合酶法对天冬药材中多糖进行提取研究,通过提取条件优化确定两种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进行比较。结果 苯酚硫酸法最佳显色条件:浓硫酸5.0 mL,5%苯酚2.5 mL,加热温度50 ℃,冷却方式及时间为室温下放置10 min,硫酸苯酚加入顺序为先加入浓硫酸。超声辅助结合酶提取法的提取率明显优于DES提取,因此本实验选择该法作为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超声辅助结合酶法最佳提取条件:选择木瓜蛋白酶与纤维素酶组成的复合酶(1:1)作为辅助酶,酶添加量为1.5%,酶法提取pH为6.5,液料比为1:40 g·mL-1,超声提取温度为50 ℃,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辅助酶法所提多糖纯度为39.33%,比水提醇沉法高了33.41%。结论 超声辅助结合酶法作为新兴提取多糖方法,操作简便,在多糖纯度上具有一定优势,比较适合用于提取天冬多糖,为天冬多糖进一步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