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多因素性女性不孕妊娠率较高,显示了中医药治疗多因素性女性不孕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中药治疗D-二聚体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的疗效。方法:22例D-二聚体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口服补肾健脾活血化瘀中药治疗1!2个月,评价治疗效果、D-二聚体降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愈10例(45.5%),有效8例(36.4%),无效4例,总有效率81.8%。结论:补肾健脾活血化瘀法治疗D-二聚体增高的先兆流产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沈坚华治疗不孕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有幸跟随沈坚华副主任医师学习。沈老师临床治疗不孕症创“三管齐下”和辨治 5法 ,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现整理如下。1 三管齐下所谓“三管齐下”是指在不孕治疗过程中采用口服药物、中药外敷及药膳辅助三方面配合的综合疗法。中药外敷包括神阙穴外敷和下腹局部外敷 2种 ,神阙穴外敷药由白术、山楂、莱菔子、神曲、陈皮、连翘、云苓等组成 ,具有健脾功能 ,可提高胃肠功能 ,促进药物和食物的吸收。下腹局部外敷药分 1号散、4号散。 1号散由黄柏、侧柏叶、黄芩、黄连、栀子等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功效 ,尤其对于盆腔炎疗效显著。 4号散由桃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火针刺激特定穴位,月经前1星期开始治疗直至月经结束,每星期2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孕三烯酮,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2.5 mg,每星期2次,连续用药3个月。均于停止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妊娠率较对照组为高(P0.05)。结论火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疗效好,治愈率高,不影响妊娠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早期乳痈是产后哺乳期妇女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笔者近年来采用按摩配合针灸拔罐及时排出瘀滞的乳汁治疗早期乳痈40例,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8年4月——2009年10月本院中医科就诊的哺乳期早期乳痈患者40例,年龄20~40岁;发病时间产后7 d至4个月,病程1~7 d。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素下调ERCC1蛋白表达与其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株多药耐药的相互关系,阐明大黄素逆转细胞耐药与ERCC1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敏感细胞株MCF-7进行药敏试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MCF-7/Adr对阿霉素和顺铂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1和11倍,在加入10g/mL大黄素后,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2.86和1.79。MCF-7/Adr分别经10g/mL和20g/mL大黄素处理后第2、4、6、10天ERCC1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大黄素20g/mL浓度下作用更明显。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下调ERCC1的表达水平而逆转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并与大黄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冷冻胚胎移植(FET)术后雌二醇(E2)低的先兆流产患者为对象,采用紫河车联合寿胎丸加味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FET术后14 d,100E2200 pg/m L的先兆流产患者1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E_2、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上升情况及妊娠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血清E2、β-HCG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水平(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所有症状积分显著下降(P0.05);E2、β-HCG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77.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河车联合寿胎丸加味中药可有效改善FET术后雌激素低下先兆流产中医临床症状,显著提升雌激素及β-HCG水平,提高妊娠成功率,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坚华  刘昱磊 《新中医》2002,34(5):71-73
从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病因的认识、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机理探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认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整体调节、多途径作用、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50 mg,每天1次.结果:治疗6个月(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6.3%,对照组为4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通过促排卵治疗不孕症的治愈率优于口服枸橼酸氯米芬片.  相似文献   
10.
辨证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4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抗精子抗体是引起女性免疫性不孕的原因之一 ,笔者自2 0 0 0~ 2 0 0 2年采用辨证的方法治疗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 4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0例皆因不孕而就诊 ,并通过检查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而确诊。年龄小于 30岁者 16例 ,30~ 34岁者 14例 ,35~ 4 0岁者 8例 ,大于 4 0岁者 2例 ;原发性不孕 18例 ,继发性不孕 2 2例 ;有自然流产史者 4例 ;合并内异症者 4例 ,盆腔炎者 12例 ,黄体功能不全者 10例 ,高泌乳素者 8例 ,卵巢囊肿者 6例 ;肾虚血瘀兼湿热者 2 2例 ,肾虚肝郁者 18例。2 治疗方法按中医辨证分为 4型 ,即肾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