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学报》1992年第I期登载了四川省涪陵第四中学岳龙华老师《穴位与外感受器》一文。笔者怀着浓厚兴趣,捧读了全文。有感于岳医师教学之余,对针灸浓厚兴趣,乃近二十年的探索,产生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经络学说到神经学说,从用针刺穴位治病到不用针——“注意穴位”治病这一新疗法。欣喜之余,不免也为一些细节所困惑,特向岳医师求教,不到之处,还望岳医师及同道指正。一、穴位治病仅靠兴奋外感受器吗?  相似文献   
2.
张××,男,12岁,学生,患儿弄舌三年,平时无明显诱因频发挤眉弄眼,转颈伸舌,舌尖快速上下唇,随即发出咳唾声,多有声无痰,数分钟一发,令人讨嫌,经常受教师和家长训斥和惩罚,屡教不改,因此,情绪紧张,恐惧不安,经人介绍,来本院诊治。检查:一般可,神清,眼肌,面肌,喉部肌肉不时抽动脑电图无异常。中医诊断:弄舌症西医诊断:多发性抽动症。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针刺镇痛与推拿复位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龄20~30岁6例,31~40岁24例,41~50岁22例,51岁以上8例;L3~4突出22例,L5~S1突出32例,余6例,腰椎CT检查45例。2治疗方法要求患者住院,卧硬板床,大剂量骨盆牵引2小时后,耳针肺及腰椎穴,快速捻转,强刺激,每5分钟行针1次;攒竹穴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后,令患者俯卧,由轻及重按压腰椎及两旁20次,并在臀及下肢痛点用拇指或肘尖按压,反复多次,然后提拿月国绳肌、腓肠肌及跟腱,将…  相似文献   
4.
留针 ,即进针后根据症情需要将针留置于穴位内一段时间 ,以加强针感起持续刺激的作用 ,另外还有催气候气之功能 ,古人为了留针候气 ,长时间留针则有静以久留 ;为了气至 ,如待贵宾 ,不知日暮。  留针于否和留针时间长短 ,一直困惑于临床 ,溯本求源 ,笔者探究《内经》理论 ,略作阐述。1 因病而异  留针时间长短 ,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热病 ,阳症留针时间宜短或针刺得气后行手法完毕即可出针 ,阴病 ,寒症则留针时间宜长。《灵枢》终始篇 :“刺热厥者 ,留针反为寒 ,刺寒厥者 ,留针反为热。”《内经》强调 :“热者疾之” ;“寒者留之” ,…  相似文献   
5.
针麻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疗效分析226000江苏通州市中医院杨将,刘嘉聪针刺麻醉是应用针刺穴位能够镇痛和调节人体生理生化、免疫等功能的原理,在病人的一定穴位上予以针刺刺激,使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笔者于1983年7月至19...  相似文献   
6.
母子补泻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蔡玉萍,刘嘉聪(通州市中医院针灸科226300)主题词针刺补泻/方法“上痛下治,下病上治”是根据病位采取远道取穴治疗的一种方法。《灵枢·终始》曰:“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阀。”...  相似文献   
7.
通过深研《灵枢·海论》,笔者认识到颈椎的生理功能有赖于四海而发挥,而颈椎病的形成也与四海空虚、气滞血瘀有关。治疗颈椎病针刺四海之上下腧穴、颈椎夹脊穴,可祛风开窍,补气活血,促进阳气升发,调节髓海。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1989年开始,针刺治疗运用于腹部手术,促使早期肠功能恢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一般资料:胃切除术30例和胆道手术30例,年龄为32~65岁,皆为硬膜外麻醉,各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手术后常规胃肠减压,针刺组为  相似文献   
9.
慢性重症肝炎呃逆兼症证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呃逆是病名,古称之“哕”,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证。现代医学认为系膈肌神经受到某种刺激后兴奋性增强而导致膈肌痉挛所致。在慢性重症肝炎过程中呃逆作为一种兼症出现,可持续数日,顽固难愈,多提示证情严重。其病理因素主要为湿、毒、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进行筛查,了解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识别脑卒中高危人群,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6—12月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黄埔区5个街道,对符合要求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利用心血管病综合危险度简易评估工具,计算识别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结果 共有效调查802人,其中男性371人,女性431人。年龄为40~92岁,平均(55.20±11.10)岁;多为已婚,占比90.15%,受教育程度分布均衡,职业占比最高的是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8.88%)。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195例(检出率24.31%),男性检出率(34.50%)高于女性(15.55%)(P<0.01)。高危人群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事件10年发病绝对危险为4.76%。19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暴露率最高的前5项危险因素是高血压(76.92%)、血脂异常(64.10%)、缺乏运动(61.54%)、吸烟(43.08%)、糖尿病(33.33%)。结论 广州市黄埔区≥40岁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高,应普及筛查工作,并通过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