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皮质下卒中后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 (PET)可以观察到脑血容量 (CBV)和脑血流量 (CBF)同步降低 ,但这一成像方式不能常规地用于卒中患者。作者采用动态高分辨增强MRI技术 (dynamicsusceptibilitycontrast enhancedMRItechniques ,DSC MRI)对这些患者进行检测 ,即在静脉内注入增强造影剂期间 ,同时进行动态T2加权回声二维扫描 ,由此产生DSC MRI,并对此进行评估。本组 9(女 6 ,男 3)例患者 ,平均年龄 (4 7 9±12 2 )岁。检查前CT或MRI已经确定有累及丘脑…  相似文献   
2.
颈总动脉闭塞 (CCAO)很罕见 ,患者多无症状 ,故有关CCAO后血管重建的报道亦很少。作者回顾以颈横动脉带蒂移植治疗 2例症状性CCAO患者的资料 ,并讨论了此术式的优点。例 1,男 ,57岁 ,1995年因左半身感觉障碍来诊 ,脑磁共振显示 ,右ICA血流减少 ,放射冠多处梗死灶。右头臂动脉造影示 ,右CCA起始部闭塞。SPECT显示 ,CBF正常 ,对乙酰唑胺 (ACZ)仍有反应。1996年 ,患者自觉活动时四肢乏力 ,逐渐加重。 1997年住院 ,SPECT显示 ,两大脑半球灌注不足 ,右半球对ACZ反应较差。例 2 ,男 ,6 7岁 ,1997年因头痛求…  相似文献   
3.
苏克江  刘上云 《医学综述》1997,3(4):169-171
<正>直立性低血压通常分为神经原性和非神经原性两大类,其中以神经原性最为多见。近年来,针对神经原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69例志愿者用盐酸钩吻碱眼药水后,可见其对人眼有非常明显的散瞳作用和调节麻痹作用,给药后瞳孔直径、远视力、近视力、近点调节等的变化与给药前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至6小时各指标几乎恢复至药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 (年龄、性别等 )、不利于健康的习惯 (吸烟、饮酒等 )及其他基础疾病等作为多发性颅内动脉瘤 (MIA)危险因素所起的作用。观察对象为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连续收治的 2 6 6例动脉瘤性SAH患者 (男 139例 ,女 12 7例 ;年龄 15~ 6 0岁 ,平均 44 5岁 )。经脑血管造影或病理检查确诊为动脉瘤 ,对患者作问卷调查了解身高、体重、烟酒习惯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及用药史。对单发性颅内动脉瘤与MIA作对比分析。结果发现 ,2 6 6例患者总共有动脉瘤 382个 ,单发的为186例 ,多发的为 80例 (2个动脉瘤者 5 …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伊始,英国王储查尔斯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两种医学之精华"的文章,阐述了他对西方医学与传统医学结合的看法.其中的观点与我国倡导的中西医结合颇为相似.以下摘译该文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实验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证实,氯美噻唑(clomethiazole)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和镇静作用。据报道,它能加强GABAA受体的活性。临床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也作过双盲对照研究。作者对氯美噻唑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神经功能的效果作了评估。按入选标准,1360例病人选?..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卒中患者入院时体温对急性卒中预后的影响 ,研究人员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以 1995年 7月~ 1997年 6月收治的 5 0 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缺血性卒中 437例 (85 9% ) ,平均年龄 (6 9 8± 10 5 )岁 ,住院期内死亡 47例 (10 8% ) ,出院后 1年内死亡 6 5例(10 7% ) ;出血性卒中 72例 (14 1% ) ,平均年龄 (6 6 5± 12 7)岁 ,住院期间死亡 39例 (5 4 2 % ) ,1年内死亡 7例 (2 1 2 % )。患者体温≤ 36 5℃为低体温 ,>36 5℃~≤ 37 5℃为正常体温 ,>37 5℃为高体温。入院时出血性卒中患者体温 (37 1±0 8)℃明显高于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时,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circulation,ECC)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约占2%,微栓子是其病因。作者对不同的ECC装置是否产生微栓子及存在的差异进行了研究。45例病人全部行CABG,术式相同。按使用不同的ECC装置将病人分为3组:A组16例(滚筒泵);B组18例(离心泵);C组11例(加肝素离心泵)。ECC使用时间为40~237分钟。各组间年龄、ECC使用时间、吻合血管数量均无差异。以TCD探测微栓子,血流曲线内存在…  相似文献   
10.
后循环缺血患者常有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扩张的动脉可压迫脑干、脑神经,有时使脑室系统发生紊乱。扩张动脉腔内血流异常,引起血栓形成,造成远端动脉栓塞。作者介绍1例以溶栓剂———尿激酶治疗基底动脉延长扩张腔内血栓形成。男性患者,60岁,有轻度高血压史、吸烟史、其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