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吴茱萸热熨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30例肝内胆管结石选择肝部分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术后用吴茱萸热熨腹部;对照组15例,用粗盐热熨腹部。比较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热熨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210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手术技巧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患者中,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171例,单纯性胆总管结石26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吸虫病8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左肝右肝管结石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69min,平均术后住院日为5.4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手术创伤小,时间短,疗效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半肝切除术中的止血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43例患者行腹腔镜半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总结腹腔镜半肝切除术的手术技巧及术中出血的控制方法。结果:16例患者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27例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术中9例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275±55)min,出血量平均(250±75)ml,术后胸腔积液7例,胆漏4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住院(5.8±1.3)d。结论:随着肝胆外科医生腹腔镜半肝切除术认识的成熟,技术水平的熟练,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完全腹腔镜半肝切除术安全、可行,术中出血不再是阻碍腹腔镜半肝切除术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柴芩达原饮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13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辨证属湿遏热伏、邪阻膜原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2组均按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禁食不禁药,加用柴芩达原饮治疗,观察治疗14天。记录2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的缓解时间,观察并记录血谷丙转氨酶(ALT)、白细胞计数(WBC)、淀粉酶(AMY)、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监测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LT、WBC、AMY、BUN、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WBC、AMY、BUN、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WBC、AMY、BUN、CRP恢复正常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柴芩达原饮治疗辨证为湿热之邪伏阻于膜原的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能更为迅速地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一种可靠、简易、经济的腹腔镜Pringle阻断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因肝脏肿瘤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黄氏法(n=101)与改良黄氏法(n=104)对手术时间、出血量、阻断时间、阻断次数、阻断耗材费及术后肝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通过回顾性分析手术视频,与黄氏组比较,改良黄氏组解除肝门阻断平均时间[(3.6±0.9)s vs (7.6±1.1)s、阻断耗材费用[5元vs 34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手术时间、阻断时间、阻断次数、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黄氏法是一种可靠、简易、经济的腹腔镜Pringle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在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运用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160例解剖性肝切除病例,在区域性肝血流阻断下行肝切除术。结果全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术中大出血及空气栓塞。术中无输血,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0mL(50~850mL),平均断肝时间20min(12~40min)。结论 区域性肝血流阻断可以提高解剖性肝切除的安全性和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切除并配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处理的4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均行相应的肝部分切除和术中或术后1次至数次纤维胆道镜取石.术后残余结石率10.5%(4/38),治愈率为92.1%(35/38).再次肝切除率2.5%(1/40).结论:肝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核心手段,联合术中及术后胆道镜取石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残石率及再次肝切除手术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作成细胞因子缓释微粒原位瘤苗(CytoMPS-ISV),观测CytoMPS-ISV抗瘤作用及其免疫效应。方法 C57BL/6J小鼠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瘤内注射CytoMPS3次制作CytoMPS-ISV,观察其抗肿瘤作用及小鼠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的CD4+、CD8+和NK1.1+细胞浸润情况,体外检测小鼠脾CTL和NK细胞的杀瘤活性,检测疫苗诱导脾CTL的抗体阻断作用。结果与PBS注射组和对照组相比,瘤内注射CytoMPS后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P0.01)。瘤内注射CytoMPS组血液中及局部浸润的CD4+、CD8+和NK细胞明显高于PBS组和对照组(P0.05);淋巴细胞杀伤试验结果显示瘤内注射CytoMPS组小鼠的脾CTL对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BS组(P0.01)和对照组(P0.05);抗体阻断作用试验显示接种疫苗的小鼠脾CTL的杀瘤活性可被抗CD8+、抗MHC-I单克隆抗体所阻断,但不被抗CD4+、抗MHC-II单克隆抗体所阻断。结论 CytoMPS-ISV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能明显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其诱导的CTL杀瘤特性是由MHC-I限制的CD8+T细胞所介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采用右半肝血流阻断行肝右后叶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16例肝右后叶肿瘤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术中采用血流阻断。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50~290 min,平均(196.2±12.5)min;右半肝阻断时间20~40 min,平均(26.5±1.2)min;术中出血量150~400 ml,平均(255.0±8.3)ml。术后无出血、肝功能衰竭、胆漏、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5~12 d,平均(6.6±0.5)d。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肝切除操作要点的前提下,采用右半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治疗肝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发性肝癌应用超声微创介入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临床资料采集广东省中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肿瘤科治疗的70例复发性肝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施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相较于对照组68.57%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疼痛(65.02±7.41)分、生理功能(62.85±8.75)分、总体健康(60.45±8.57)分等相较于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生存率85.71%比对照组62.86%高(P<0.05)。结论:复发性肝癌使用超声微创介入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控制病灶进展,改善生存质量,提升生存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