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印防己毒在发挥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时,能阻断、消除中枢的一些抑制过程。关于针刺镇痛原理的“抑制假说”认为:针麻可能是在针刺影响下,中枢对伤害性刺激传入冲动的一种抑制。那么,消除抑制的印防己毒对针刺麻醉的影响,是否是降低其效果呢?我们用家兔单侧穴位电针镇痛模型,观察了印防己毒对动物电针镇痛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菖蒲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及突触机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观察石菖蒲水提醇沉液对AlCl3 所致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突触机制。方法 :采用电迷宫法和突触界面超微结构定量分析法。结果 :石菖蒲能明显促进模型大鼠学习记忆改善 ,通过迷宫时间缩短 ,同时其海马CA3 区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增厚 ,神经元细胞器的病理性改变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石菖蒲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具有改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石菖蒲的神经元保护作用及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脊髓损伤,并非指脊髓挫伤、挤压伤等外伤,而是指实验性脊髓横断损伤。脊髓横断后的再生,是指脊髓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传导束,在断端对合良好的情况下,能否生长并越过断端间的缝隙而获得功能恢复。哺乳动物和人类脊髓横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锌离子对学习记忆行为及其相关脑区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学习记忆的神经机制.方法通过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并以步入潜伏期的时间为指标,筛选出10只记忆力低劣的大鼠,建立大鼠记忆力模型.观察其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及海马CA3区神经元的突触变化.结果喂锌大鼠电击后24h的步入潜伏期时间显著延长(P<0.05),两脑区突触后膜致密物质非常显著增厚(P<0.01).突触界面呈现平直型,正向弯曲型和负向弯曲型三种,以平直型为主,结论;锌离子可增强记忆能力,并影响相关脑区神经元突触发生可塑性变化,突触后膜致密物质厚度与记忆力强弱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一氧化氮与自由基所起的作用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通过暂时夹闭大鼠两侧颈总动脉 ,造成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取各组大鼠海马组织 ,测定其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含量 ,观察二者在脑缺血再灌流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缺血再灌流组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 :大鼠海马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其中在灌流 6h时的一氧化氮含量最高 ;大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也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流损伤过程中 ,一氧化氮既具有保护作用又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它主要通过介导自由基的大量产生 ,发挥其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铝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CA  相似文献   
7.
耐力训练对脊髓前角细胞超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雄性SD大鼠19只,分为游泳耐力训练组和对照组(6只)。用体视学方法研究耐力训练8周后脊髓前角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电镜显示训练组大鼠前角细胞线粒体的数量明显地增多,嵴多而致密,基质电子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8.
<正> 汉防己具有一定的镇痛和肌松作用。把汉防己总硷和针刺合并应用,是否是一种有利于提高针刺麻醉效果的复合措施?我们用家兔单侧电针镇痛模型,观察了汉防己总生物硷对动物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实验材料及方法以体重1~2公斤的普通健康家兔为实  相似文献   
9.
分别切断15只成年猫的前、后根及颈、腰部交感干,观察到前根细胞的溃变,初步查明了前根细胞突起的去向。 1.断前根组18条前根中发现31个细胞,其中有18个溃变细胞,占58%;断后根组11条前根中发现116个细胞,其中有80个正常细胞,占69%。这说明大多数前根细胞的中枢突是经前根进入脊髓的。 2.断前根组的31个细胞中,有5个正常细胞,占16%,断后根组的116个细胞中有15个溃变细胞,占12.9%。这一事实说明前根细胞的中枢突,也有经后根入脊髓的。 3.断腰交感干组的14条前根中发现132个细胞,其中溃变细胞为77个,占58%,断颈交感干组的9条前根中发现63个细胞,其中37个为溃变细胞,占60%。由此证明半数以上的前根细胞的周围突是通过交感神经分布的。 4.本文就前根细胞突起可能存在的其他去向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脊神经前根传入纤维在脊髓和延髓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切断10只狗的脊神经前根(作对照的有:行后根切断术的;交感干切除的;及只作椎板切开暴露脊髓和脊神经根而不切断的),用Nauta氏法和山鸟氏法追踪了在中枢变性纤维及终末前变性纤维的分布,得到了如下的结果: 1.切断前根后,在脊髓和延髓中规律地出现变性纤维,这证明有从前根进入中枢的传入纤维。2.变性纤维在脊髓后索上行,亦有在灰质中上行者。至手术节段以上的胸、颈段后柱灰质中均有上行终支或侧支的终末前及终末变性纤维。3.在廷髓薄束核非簇团细胞周围及薄束核之网状区,也发现终末前及终末变性纤维。4.前根传入变性纤维多数位于手术侧,脊髓节段越高,变性纤维越少。5.前根传入纤维的分布与后根传人者有很大区别:(1)前根传入纤维从本节段灰质起,即有靠灰质内侧分布的“向内趋势”,以及它们插入薄束中间而上行。后根切断对照组中的后根传入纤维在后柱灰质呈“均匀趋势”分布,进入薄束“外加”方式;(2)前根传入纤维向对侧的投射,显然多于后根传入纤维;(3)前根传入纤维在脊髓内有远节段(超过4个节段以上)投射也是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