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炎康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关建国  徐宏  李良  尹智功 《陕西中医》2004,25(4):299-301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 ,活血排浊类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治疗组采用肾炎康袋泡剂 (黄芪、山药、苍术、芡实、益母草等 )治疗本病 32例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在症状改善 ,2 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有较显著的差异 ( P<0 .0 5 ) ,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显著降低尿蛋白量 ,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关建国 《广西中医药》2007,30(2):7-8,11
IgA肾病以复发性血尿、蛋白尿为临床特点,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病理特征,IgA肾病是中国常见的肾脏病,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0%~40%.发病后10年内约10%~20%IgA肾病患者进入尿毒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现代医学对此病尚缺乏可靠的控制手段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中医对IgA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对该病治疗的前景受到关注.本文就2001年以来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肾清利安神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滋肾清利安神法和西药(安定、谷维素)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0%(P<0.01);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滋肾清利安神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沈庆法,关建国200032上海中医药大学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进而右心室肥厚,最后发展成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它是以肺心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多...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发展,只有员工的发展与成功,才能有医院的发展与成功,医院只有为员工作长远考虑,员工才能为医院作长远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腧穴热敏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6.7%;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CRP、ESR、RF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腧穴热敏化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强直性脊柱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性,16岁,因"反复四肢关节疼痛8年,腰背疼痛5年,加重1周"于2008年8月16日入院.患者于2000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踝及右足背肿胀和疼痛,发病后1个月病变波及左踝及左足背,之后逐渐出现双膝、双肩、双腕及双手掌指关节(MCPJ)、近端指间关节肿胀(PIPJ)、疼痛,以及双手指关节畸形.病发后于外院就诊,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后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近5年来出现背腰部疼痛不适,期间逐渐出现颈项部后仰时疼痛,被迫前屈位.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细辛皆味辛甘、微苦,性温,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积功效。药理研究证实,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能抑制血小板、红细胞聚集,促进纤溶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溶栓及防止血栓,清除自由基和对抗脂质过度氧化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脑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该药临床治疗范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及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同时配合西药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β。结果: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NF-α、IL-1β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线治疗组治疗后TNF-α、IL—1β较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也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可降低RA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这是其可能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