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比较探讨现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的规律。方法:选取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3个中文期刊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EM)、子宫腺肌病(AM)文献,对其证型、处方进行收集、筛选,建立并规范数据库。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中医证型进行频次统计,对中药处方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的挖掘。结果:1)中医证型:气滞血瘀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最常见证型,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以寒凝血瘀、肾虚血瘀型最常见。2)用药规律:治疗EM的高频药物是当归、川芎、赤芍等,治疗AM的高频药物是延胡索、茯苓、赤芍等;二者用药皆以温性、平性和微寒药常见,归经均主归肝、脾、肾、心经。EM以苦味药为主,AM以甘、苦、辛味为主。EM常见药对为当归配川芎等,AM是桂枝配茯苓等。核心处方都是以桂枝茯苓丸合三棱丸为基础加减:EM配伍当归、川芎等理气活血药,AM多加黄芪等补益之品。结论:当代医家论治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立足于活血化瘀,在此基础上各有侧重。治疗EM以理气化瘀为法,多用行气活血之品,重视情志。治疗AM在活血消癥的基础上,重视止血补虚,多配伍补肾益气,化瘀止血之品。  相似文献   
2.
3.
总结赵瑞华教授运用鸡内金-薏苡仁药对治疗妇人癥瘕的临床经验。认为妇人癥瘕以血瘀为基本病机,正气亏虚为致病之本,治疗以磨积消癥为宜,临证常配伍鸡内金-薏苡仁药对。二药合用温和化瘀而不伤正、健运脾胃以扶正祛邪,于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处方中配伍,治疗妇人癥瘕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4.
情绪异常是促进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郁致瘀是EM的基本病机,同时EM患者又常伴有愤怒、思虑、忧愁、悲伤、恐惧等复杂情绪.《易经》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以其"一阴一阳之谓道"为指导,基于卦象理论构建EM患者的认知重评要点,包括从坤卦"地道柔刚"化解"愤怒"、从困卦"困而不失其所"调节EM"思""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挖掘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经验。[方法] 筛选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赵瑞华教授门诊,且治疗有效的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的处方数据,应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数据进行挖掘,包括一般资料、中药频次、性味功效、药物组合、核心处方等内容。[结果] 共纳入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122例,802个诊次处方,患者平均年龄(38.30±0.51)岁。患者痛经平均病程(78.15±8.42)月,明显高于患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平均病程(32.55±3.2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频率大于50%的药物有茯苓、桂枝、鸡内金、白芍、薏苡仁、炒白术、三七粉、生甘草、党参、胡芦巴、生姜、丹参、姜黄和醋柴胡。温性药、平性药,辛、甘、苦味药物使用频次较高,药物归经主要涉及到脾经、肝经、肺经、胃经和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为桂枝-白芍、鸡内金-薏苡仁、茯苓-炒白术等。药物聚类分析显示,高频使用的中药主要聚为3类,结合数据挖掘及专家访谈结果,最终总结出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核心处方。[结论] 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组方精简、用药平和,处方用药充分体现了其重视阳气、重视脾胃、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的学术思想,临床疗效显著,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