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8篇
  免费   1054篇
  国内免费   531篇
耳鼻咽喉   188篇
儿科学   159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674篇
口腔科学   213篇
临床医学   2517篇
内科学   1342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344篇
特种医学   5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83篇
综合类   4291篇
预防医学   1872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1817篇
  31篇
中国医学   1928篇
肿瘤学   346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547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554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611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485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889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023篇
  2010年   946篇
  2009年   817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662篇
  2006年   609篇
  2005年   543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87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204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7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3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过敏性哮喘中医证候模型相关研究文献,对阴虚证、气虚证、寒证、热证哮喘中医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标准进行归纳,认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动物证候模型基本符合中医辨治特点,可为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但其致病因素、病因病机与发病转归等与临床实际仍存在差异,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达比加群酯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的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患者分为华法林组和达比加群酯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治疗后的血栓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TT和PT-INR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达比加群酯组的aPTT显著高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栓塞事件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达比加群酯组的总出血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华法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华法林联合双抗比较,达比加群酯联合双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伴房颤患者心血管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正孕育新生命是令人欣喜、幸福的事情,然而,孕妇对于口腔健康的忽视,可能会使这一过程变得危机四伏。妊娠期是女性的特殊时期,身体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一系列变化,使得原有的口腔问题加重甚至恶化,不仅影响孕妇的自身健康,也会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4.
总结9例肾衰竭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经验。采取集中区域化血液透析的方法,通过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健康程度、传染病防控意识,提出血液透析治疗前医务人员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临时透析病房准备、血液透析物品及药品准备、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及透析废物处理等护理要点。结果9例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心理及生理状态良好,达到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并完成预定超滤量,未发生交叉感染及接触感染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吴门医派妇科膏方优势病种及组方特色,以供临证应用参考。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我院妇科膏方处方资料,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进行药物关联分析,挖掘基本组方特点。结果:共收集妇科膏方处方208份,按疾病分类以月经病最多,单张膏方处方总剂量平均5000.41g,药味数平均38味。涉及中药品种202种,总使用频次为8004次,使用频次高的药物依次为阿胶、炒白芍、菟丝子、熟地黄、麸炒山药等,形成关联环阿胶-麸炒山药-麸炒白术-炒白芍-熟地黄-盐续断-菟丝子。组方以补药为基础,性味偏甘、温,主入肝、脾、肾经,毒性药应用较少。结论:吴门妇科膏方以调治月经病等慢性病为优势,遣方用药符合吴门妇科扶持中土,充盈血海;疏肝理气,补肾并重的学术思想;具有燮理阴阳,平调脏腑,善用血肉有情之品的特点,专科特色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与抑郁、焦虑的关联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云南省某医学院校1 410名大一至大三在校大学生,通过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与抑郁焦虑水平。结果 10.1%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倾向,多重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家庭年经济收入、焦虑是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P0.05),学院、年级、独生子女、抑郁是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在抑郁与手机依赖的关联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P0.001),中、重度焦虑组比无焦虑组手机依赖更严重,OR值(95%CI)分别为2.362 (1.292~4.318)、5.805 (2.671~12.616)。结论在高家庭经济收入,焦虑程度高的大学生中,手机依赖程度较高;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监测和及时干预可望有效改善手机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7.
Professor Jiping ZHAO has unique thoughts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She pays the great attention to clinical differentiation in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especially meridian differentiation. She believes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lesion is core and the early judgment is critical for the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s on intractable facial paralysis. The local acupoints are selected in the guide of the theory of meridian sinew and stimulated on the base of three-needling theory. The distal acupoints are decided in light of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which, Hégǔ(合谷 LI 4), Zúsānlǐ(足三里ST 36) and Taichōng(太冲 LR 3) are the basic acupoints. Additionally, Professor ZHAO lays the emphasis on the 5 th branch of facial nerve(cervical branch)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基强的松龙中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以抽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单号为研究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中剂量环磷酰胺进行药物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服用不同药物之后的治疗效率、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记录分析两组数据得到,前8 d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 d后研究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发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与中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能提高患者治疗效率,使患者呼吸功能恢复良好,且能减少不良发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组联合眼针及体针治疗,对照组联合巴氯芬口服。2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呃逆伴随症状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0%(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进食、焦虑症状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眼针结合体针治疗脑卒中后呃逆患者有效,能减少患者呃逆发病时间及发作次数,改善睡眠、进食、焦虑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