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豆科苜蓿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查阅国内外资料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苜蓿属含有8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有黄酮及其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异黄酮类、异黄烷、查耳酮、二氢黄酮、二氢异黄酮和紫檀烷类等。结论苜蓿属植物含有大量的黄酮类成分,其结构多样,药理活性较明确,临床应用方面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不同品种和采收季节对紫花苜蓿中黄酮量的影响。方法 以苜蓿素为对照品,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苜蓿总黄酮的量进行方法学考察,对北京地区种植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春、夏、秋季3个采收期总黄酮的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9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费纳尔”和“爱维兰”总黄酮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他7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3个采收季节中,各品种在秋季的黄酮量均高于春、夏两季,其中“费纳尔”、“爱维兰”和“爱菲尼”总黄酮的量在3个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美标304”、“胜利者”和“改革者”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品种和采收季节对紫花苜蓿中的总黄酮的量均有明显影响,而不同品种中的总黄酮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苜草素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活性和NO、IL-6、TNF-α的影响,探讨苜草素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苜草素和10 g/ml的脂多糖(LPS)分别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中性红法测定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ELISA检测TNF-α分泌量。以不同浓度的苜草素处理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采用Griess分析法测定NO含量,ELISA检测IL-6分泌量,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巨噬细胞中iNOS、IL-6、TNF-αmRNA水平。结果苜草素在0.4、0.6、0.8和1.0 mg/ml时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活性(P<0.05);在0.6、0.8和1.0 mg/ml时显著增加TNF-α的分泌量(P<0.01),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NO产生量(P<0.05);在0.2、0.4、0.6、0.8和1.0 mg/ml时显著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L-6的产生量(P<0.01)。苜草素可抑制LPS诱导的iNOS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增加TNF-αmRNA的表达。结论苜草素可以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的吞噬活性,在转录水平上影响小鼠巨噬细胞iNOS、IL-6、TNF-α的基因表达,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态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生态学的角度,探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抗病、抗虫功能以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并就环境在中药道地性中的作用进行讨论。方法查阅国内外资料并进行分析和综述。结果来源于植物次生代谢途径的小分子化合物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的防御物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为次生产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结论次生代谢产物受环境中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的影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不同品种和不同季节黄酮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不同品种和采收季节对紫花苜蓿中黄酮量的影响.方法 以苜蓿素为对照品,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花苜蓿总黄酮的量进行方法 学考察,对北京地区种植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春、夏、秋季3个采收期总黄酮的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9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费纳尔"和"爱维兰"总黄酮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其他7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3个采收季节中,各品种在秋季的黄酮量均高于春、夏两季,其中"费纳尔"、"爱维兰"和"爱菲尼"总黄酮的量在3个季节差异不显著(P0.05),"美标304"、"胜利者"和"改革者"则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品种和采收季节对紫花苜蓿中的总黄酮的量均有明显影响,而不同品种中的总黄酮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春年  高微微  徐文燕  佟建明 《中草药》2008,39(12):1783-1785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Ⅱ)、脲嘧啶核苷(uridin,Ⅲ)、β-甲基-吡喃葡萄糖苷(methyl-α-L-glucopyranoside,Ⅳ)、芹菜素(apigenin,Ⅴ)、苜蓿素(tricin,Ⅵ)、7,4′-二羟基黄酮(7,4′-dihydroxyflavone,Ⅶ)。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后长期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和护理佟建明(锦州市中医医院)脑血管病是老年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因脑血管病偏瘫或四肢瘫痪而长期卧床者为数不少。对这类病人最常见的护理问题是便秘。预防和解除便秘,可减少病人痛苦,利于疾病康复。病因:1、由于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8.
侯水一  佟建明 《营养学报》1999,21(4):428-433
目的: 研究日粮维生素A(VA)、维生素D(VD)、维生素E(VE)在营养方面的相互影响。方法: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维生素组成试验日粮进行动物试验,测定肉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组织维生素含量。 结果: 当饲粮VE含量为20 IU/kg 时,采食每千克饲粮添加20 000IU VA的仔鸡增重显著低于采食每千克饲粮添加1 500IU 的仔鸡(P< 0.05);高VA组鸡的血浆和肝脏VE含量非常显著低于低VA组(P< 0.01),表明日粮高水平VA可能抑VE的吸收;当饲粮VA含量为30 000IU/kg、VE为20IU/kg 时,随VD水平极度提高,雏鸡体重呈下降趋势。而饲粮VD含量为200IU和1 000IU/kg 对鸡生长及血液和肝脏VA、VE含量无显著性影响;当VE水平提高到200 IU/kg,VD水平提高到8 000 IU/kg 时,雏鸡体重显著增加(P< 0.05);在相同VD水平下,高水平VE日粮组试鸡的体重均高于低水平日粮组。结论:日粮VA、VD和VE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在配制动物日粮时应注意VA、D和E的适宜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平金霉素(0,50,150mg/kg) 饲喂BALB/c 小鼠,于第4 周和第8 周测定免疫器官指数和脾脏T、B淋巴细胞在ConA和LPS刺激下的转化率,镜下观察脾脏、胸腺的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B组(50mg/kg) 脾脏指数和B、C组(150mg/kg)T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A组,其余免疫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提示用于促生长作用的饲用金霉素(0 ~50mg/kg) 对BALB/c 小鼠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T、B淋巴细胞功能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紫花苜蓿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氯仿和正丁醇萃取部分分得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Ⅱ)、脲嘧啶核苷(uridin,Ⅲ)、β-甲基-吡喃葡萄糖苷(methyl-α-L-glucopyranoside,Ⅳ)、芹菜素(apigenin,Ⅴ)、苜蓿素(tricin,Ⅵ)、7,4′-二羟基黄酮(7,4′-dihydroxyflavone,Ⅶ)。结论化合物Ⅰ~Ⅳ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