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相差显微镜检查为混合性血尿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差显微镜检查用于鉴别是肾单位疾病还是非肾单位尿路损害所致血尿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然而,临床上常见在相差显微镜下表现为混合性血尿情况,即多形性与均一性两类红细胞混合存在,此时判断血尿来源较为困难。为此,作者分析了102例肾功能正常而出现混合性血尿患者的疾病表现,以提高对混合性血尿的疾病认识。  相似文献   
2.
肾衰合剂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肾衰舍剂对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对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例脾肾气(阳)虚型的CA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膜透析对照组,及加服中药肾衰合剂治疗组。治疗6个月,比较残余肾KT/V、残余肾CCr的变化及下降速率。结果:在维持总体透析效能的前提下,治疗组残余肾KT/V、残余肾CCr下降速度较对照组明显缓慢。结论:肾衰合荆能有效延缓PD患者的RRF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34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中药内服、灌肠、中药外敷及中药穴位注射等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以爱西特口服治疗,观察治疗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8.24%,总有效率85.30%,对照组分别为16.66%、53.3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治疗后肾功能、尿蛋白定量结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同时治疗组能改善部分血液流变学、降低高脂血症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中西医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其疗效明显,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对CAPD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6例脾肾气(阳)虚型的CAP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膜透析对照组,及加服中药肾衰合剂治疗组各28例.治疗6个月,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比较2组营养状况的改善.结果:在维持总体透析效能的前提下,治疗组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或P<0.01).结论:肾衰合剂能有效改善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联合中药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植床疗效及安全性好。方法:用MMF联合中药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9例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个月,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42.1%,部分缓解31.6%,总有效率为73.7%。全部病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P<0.01)。以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型、膜性肾病型I期病例的疗效更为明显。除1例肝功能轻废异常、l例胃肠道反应外,束发现其它明显副作用。结论:霉酚酸酯联合中药和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好而快,副作用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肾衰合剂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肾衰合剂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17例CRF患者给予肾衰合剂50ml口服,每日2次,连续1个月。观察CRF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内皮素、血液流变学及血色素的变化。结果肾衰合剂能显著降低CRF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并且可显著降低血内皮素,提高肌酐清除率(Ccr),但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肾衰合剂可以降低CRF患者血内皮素,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由于血钙和(或)尿钙增高所引起肾脏功能性及器质性损害称为高钙性肾病,主要表现为小管间质病变。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是高钙性肾病最显著和出现最早的功能异常。高钙血症病因多种多样,其中90%以上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RF大鼠血NO、NOS水平的变化及肾衰Ⅰ号防治CRF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腺漂呤灌胃(250mg/kg/d只)造成大鼠CRF模型,用肾衰Ⅰ号治疗并与尿毒清颗粒剂对照,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肾功能、血NO、NOS等;结果:CRF大鼠血NO、NOS显著降低(P〈0.05 ̄0.01),肾衰Ⅰ号可显著降低CRF大鼠24h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等,疗效接近尿毒清(P〉0.05),肾衰Ⅰ号升高血NO作用明显优于尿毒清(P〈0.01);结论:肾衰Ⅰ号可恢复CRF大鼠血NO、NOS至正常水平、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从而防治CRF。  相似文献   
9.
刘毅  余秉治 《四川中医》2001,19(5):27-28
以自拟方泌感灵为主加减治疗泌尿系感染163例,其中治愈56,占34. 4%;显效64例,主不39.3%;好转16例,占9.8%;无效27例,占16. 5%;总有效率为83.5%。  相似文献   
10.
左旋氧氟沙星对肾脏病并发感染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对肾病并发感染病人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5月-1999年12月,期间135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左旋氧氟沙星组64例,头孢曲松钠组71例,5-14d为一疗程。比较用药前后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临床有效率,左旋氧氟沙星组92.2%,头孢曲松钠组为87.3%,不良反应,左旋氧氟沙星组17.2%,头孢曲松钠组12.7%。两者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人用药前后肾功能均无恶化倾向。结论:左旋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钠均为治疗肾脏病并发感染病人的良药,其疗效确切,肾毒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