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枇杷叶醇提物对抗炎靶标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以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PDE4的D2亚型靶标(PDE4D2)的抑制活性。结果 测试体系的药物终质量浓度为5 mg/L时,20个样品中9个测试样品的抑制率在80%以下;11个样品的抑制率大于80%,其中8个样品大于90%。结论 不同地枇杷叶醇提物抑制PDE4靶标的活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0种常用平喘中药桑白皮、枇杷叶、百部、马兜铃、紫菀、款冬花、苦杏仁、苏子、葶苈子、银杏叶提取物对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 分别采用水煎煮、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采用放射性3H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靶标PDE4的抑制活性。结果 10种平喘中药的水提物、95%乙醇提取物均显示一定的抑制PDE4活性。总体而言,平喘中药95%乙醇提取物对PDE4抑制活性高于水提取物。相同浓度下,桑白皮、枇杷叶、款冬花、马兜铃活性较高。结论 平喘类中药对PDE4靶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平喘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中药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中教学资料编写、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了总结,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槟榔壳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以硅胶、葡聚糖凝胶色谱等分离方法 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方法 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海南槟榔壳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rlborinol methvl ether(Ⅰ),arborinol(Ⅱ),大黄酚(Ⅲ)和大黄素甲醚(Ⅳ).结论 以上4个化合物均首次从槟榔属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5.
乌绿草虫软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南中国海海域采集的乌绿草虫软珊瑚Cespitularia cocerulea May中分离到1个甾醇苷,经IR,FABMS,2DNMR等波谱技术,确定它的化学结构为:孕甾-20-烯-3β,4α-二醇-4-O-《β-D-吡喃阿拉伯糖苷]。本文是对对种珊瑚化学成分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14种紫珠属植物枝叶提取物对磷酸二酯酶4(PDE4)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体积分数95%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药材,以标记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提取物对PDE4的D2亚型靶标(PDE4D2)的抑制活性.结果 测试体系的药物终质量浓度为0.2g/L时,毛叶老鸦糊、裸花紫珠对PDE4D2的抑制率分别为86.78%和85.76%,其他12种紫珠属植物的抑制率则均在90%以上,其中大叶紫珠的抑制率为98.63%.结论 紫珠属植物对PDE4靶标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药化学实验在中药化学课程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中药化学实验记录教与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实验记录的要求及内容进行探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随堂抽查、课后反馈及实验成绩评定等措施,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实验记录,并认真地做好规范的实验记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根的三萜酸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ODS、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黄牛奶树根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三萜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9α-羟基-4-羰基-3,24-非-2,4-开环齐墩果烷-12-烯-2,28-二酸(1)、negundonorin A(2)、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3)、2α,3β,19α,23-四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4)、2α,3β,23-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5)、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6)、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7)、1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8)、3β,19α,23-三羟基乌苏烷-12-烯-28-酸(9)、3β,19α,23-三羟基乌苏烷-2-羰基-12-烯-28-酸(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黄牛奶树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7,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山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栎壮短指软珊瑚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HPLC等手段分离栎壮短指软珊瑚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利用MTT法测定化合物体外细胞毒性。结果:分离得到3个9,11-开环甾醇(1-3),化合物1-3对SKMG-4,Hep-G2和CNE2三种人体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结论:首次从栎壮短指软珊瑚中分离得到3个具有细胞毒性的9,11-开环甾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槟榔壳总酚类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悬尾、强迫游泳等抑郁模型,以小鼠行为绝望的不动时间作为指标,考察槟榔壳总酚类抗抑郁活性。结果:槟榔壳总酚类320,16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少小鼠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结论:槟榔壳总酚类可以改善小鼠的绝望行为,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