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50例肺功能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对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肺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结果:5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41例(82.00%)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通气功能正常32例中,26例示气道反应性增高(81.25%),轻至中度占84.62%。结论:对疑诊CVA患儿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气道反应性测定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测定,可提高CVA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调查外科监护中心(SICU)各项护理工作量的构成情况,为合理安排病区护理人力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计算各类护理工作量的比重及构成情况.结果 SICU各类护理工作的工作量结构较合理.结论 病区护理工作量调查为合理排班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现有人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按职上岗模式下临床护理教学改革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适应临床按职上岗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效果。方法 对在外科实习的 5 9名实验组护生实施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 ,对 4 2名对照组护生则实施传统实习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综合技能成绩及各种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 95 %护生及 90 %带教老师喜欢此模式等。结论 分层次分阶段实习模式适应了临床按职上岗的改革 ,提高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临床工作能力及实习质量 ,并提高了整体带教意识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术后早期监护与干预.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5年8月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收治的47例胸主动脉瘤腔内支架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在SICU监护期间严密监测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术后出血的情况,做好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措施.除3例患者因术前已有动脉瘤破裂,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而死亡,2例因术后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而自动出院外,其余患者均救治成功,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治疗.结论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为一项较新的技术,手术的成功与否有赖于术后早期的监护与干预,维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稳定及预防术后的出血对患者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71例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儿科败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特征、不同年龄组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变化特点、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71例中新生儿35例(占49.30%);小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新生儿居多;新生儿组白细胞可无明显改变,CRP升高与细菌感染相关,与年龄无关;在病原体构成上,以革兰阴性菌较多(占54.93%),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占19.72%);在药敏方面,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丁胺卡那、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敏感,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100%耐药。结论小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各异,血白细胞改变不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CRP升高较白细胞变化灵敏,及时行血培养可明确诊断;病原菌构成以革兰阴性菌较多,以大肠埃希菌为多见;在药敏方面,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早期积极治疗可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二线护理值班制度在提高神经外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二线护理值班制度,并对二线值班护士(简称二值护士)进行培训,明确职责与要求.二值护士负责本科各病房夜间护理工作的指导、监控和协助.结果 二值护士协助抢救221人次,解决疑难152人次,解决了一线值班护士(简称一值护士)无法处理的疑难问题.结论 二线护理值班制度保证和提高了神经外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有效地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普通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进行调查分析,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SICU2006年1~10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2例,对其113份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13份痰培养分离出102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38.24%,革兰氏阴性菌占36.27%,真菌占25.49%。常见病原菌依次是MRSA(24.51%)、白色念珠菌(16.6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80%)、铜绿假单胞菌(8.82%)、鲍曼氏不动杆菌(8.82%)。结论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种类较多;针对其产生原因进行积极防治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明榕  余长兰  何丽仪  黄美清 《现代护理》2007,13(17):1586-1587
目的通过调查外科监护中心(SICU)各项护理工作量的构成情况,为合理安排病区护理人力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计算各类护理工作量的比重及构成情况。结果SICU各类护理工作的工作量结构较合理。结论病区护理工作量调查为合理排班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现有人力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960例哮喘病人患病情况,以了解儿童哮喘的发病情况。方法选择在本院小儿哮喘中心建立哮喘管理档案的960例哮喘患儿,分析哮喘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史、好发季节、触发因素、先兆症状、个人及家族过敏史、治疗情况。结果男性发病率比女性高,3岁内发病占43.75%,发病与季节无关,占69.58%,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可能部分为过敏性鼻炎)为首,咳嗽、打喷嚏、流涕为主要先兆症状,影响约1/4患儿身高或体重生长。结论哮喘发生与性别、年龄、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亲属过敏史有密切关系。吸人疗法还需进一步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HSP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HSP好发年龄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年龄(6.7±2.8)岁;冬春季节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的75.1%(130/173);感染是HSP的主要诱因,占42.2%(73/173),95例检测过敏原,阳性35例(36.8%),其中食品占71.1%(13/95);皮疹为临床症状的首位,占83.8%,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占11.0%,其中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占57.9%(11/19);85.7%(60/70)患者血液D-二聚体升高;所有患儿都存活。结论:HSP发病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冬春季节好发,感染为主要诱因,该病临床袁现典型,D-二聚体升高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