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治疗肾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思路。主张治疗肾癌应维护肾元,燮理阴阳;平调五脏,生克制化;抑癌解毒,活血化痰攻坚;畅达二便,使邪有出路。通过维护先后天之本,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祛除癌毒,以达到扶正祛邪,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2.
仲昱  倪斌 《江苏中医》2000,21(9):39-40
总结邹燕勤教授对肾病从气论治的经验,分为补气,行气、宣气、降气、化气和疏滞泄浊6个方面,分别介绍病变机理和具体用药,可供医者参考,有助于临证思路的开拓。  相似文献   
3.
血清Cys C测定对于判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蛋白酶抑制剂C(CysC)在早期肾功能损害判断中的相关性评价。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测定了11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血中的CysC浓度,同时分别测定了患者血中的Cr、UAER、β2-m常规检测项目,以4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慢性肾脏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及肾功能损害不同时期比较CysC差异有显著意义,各检测指标与Ccr呈相关性,且CysC与Ccr的相关性优于其它指标。结论:血清CysC浓度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同损害期均能准确反映Ccr,即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尤其能敏感提示早期肾功能损害,可成为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4.
仲昱 《江苏中医药》2014,46(12):55-56
<正>邹燕勤教授作为肾病临床大家,不仅擅长慢性肾脏病的诊疗,且对杂病的治疗亦有颇多心得与建树,常常不局限于一脏一腑,而喜采用多脏器同调的方法进行辨治。笔者作为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人员伺诊左右,现将收集的2例邹教授诊治杂病病案,介绍如下:病案1.心脾肝肾同调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尚某,女,54岁。2013年1月16日初诊。主诉:耳鸣半年。现病史:患者半年来耳鸣明显,  相似文献   
5.
邹燕勤教授为孟河医派的第四代传人,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在继承孟河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屡屡有所创新。她提出"补肾必用健脾",倡"和法缓治",善于"轻药重投",注重食疗及药膳。  相似文献   
6.
"燮理阴阳,通畅元真"是临床治疗杂病的两大总则。维护肾元,顾护肾气为其根本,临床兼顾多脏同调,以平为期,多采用复方大法,攻补兼施,治法崇孟河医派"平淡和缓"之特点,不但圆机活法,亦注重守法守方,这是大多慢性杂病取得疗效的关键。附验案2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2005年6月4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办,天津中医学院承办的"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门类学科建设研讨暨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天中宾馆隆重召开.会议历时两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教育司高思华司长、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医药处邹健强处长以及来自15个省市的50余名中医药学专家学者莅临会议,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主持.  相似文献   
8.
从脾肾认识高血压肾损害的发展演变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仲昱  王钢  倪斌 《天津中医药》2005,22(2):111-113
【目的】探讨脾肾在高血压肾损害发展演变中的作用。【方法】分析169例高血压肾损害早、中、晚各期患者证候分布及积分值,探讨各期证候特点及转化规律。【结果】本病早期以肝、脾证候积分值最高,其次为肾,阴虚证候最重,其次为气虚证;中期肝、脾、肾积分值较高,阴虚和气虚均较重;晚期五脏皆有涉及,脾、肾积分值最高,气、血、阴、阳俱虚,气虚最重。【结论】肾元不足为本病发生的启动因素和发展转归的根本;脾虚失运是转化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仲昱  倪斌 《西部中医药》2007,20(6):23-24
王钢教授治疗肾脏疾病,首重明辨机理,对证入药;强调分阶段论治;注意详辨病位,审证求因;将治病求本,维护肾元贯穿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顾左宁  高坤  仲昱  许陵冬  孙伟 《中医杂志》2011,52(1):42-44,53
目的观察保元通络方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3例(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保元通络方,连续观察8周,每4周收集血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四诊信息等指标,并进行中医危险因素及生存情况分析。结果水湿、湿热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治疗组第4、8周时证候积分减少、TC升高、血HCY下降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第8周时ALB水平上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第8周与第4周时相比Hb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患者TG、Hs-CRP8周内均无明显变化。研究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生存率治疗组为45.45%,对照组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通络方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血浆ALB、Hb,降低HCY水平及心血事件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