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变化,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UPDRS-Ⅲ评分、用药调查表、多项睡眠图(PSG)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别对25例PD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多巴胺能药物应用、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等情况进行评定和计算;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25例临床确诊的PD患者和20例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的对照组进行血浆orexin A浓度测定;分析PD患者血浆orexin A浓度与其睡眠结构、平均睡眠潜伏期、服用多巴胺能药物剂量间的相关性.结果:PD组中25例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7.72±3.44) pg/ml]和20例对照组的血浆orexin A浓度[(6.04±3.22) 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PD伴眼快动睡眠期精神行为障碍(RBD)组12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6.93±2.67)pg/ml]和PD不伴RBD组的13例血浆orexin A浓度[(8.45±3.99)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8,P>0.05);PD伴SAHS组12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7.40±3.56)pg/ml]和PD不伴SAHS组13例的血浆orexin A浓度[(8.01±3.44)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3,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的血浆orexin A浓度与平均睡眠潜伏期(β=-0.382,95% CI:-0.708~-0.056)、左旋多巴日等效剂量(β=-0.011,95% CI:-0.018~-0.004)呈负相关(t=-2.433、-3.132,P<0.05).结论:PD患者血浆orexin A浓度变化受多巴胺能药物剂量及日间平均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 方法 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 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又称良性单肢肌萎缩症及平山病)是一种青少年期起病的自限性下颈段脊髓前角病变,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脑膜炎和脑膜癌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和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临床均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脑神经和脊神经损害、脑脊液蛋白质水平升高、葡萄糖和氯化物水平降低以及MRI呈脑膜强化表现等,早期二者鉴别诊断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早期鉴别诊断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使用维生素B2、西咪替丁、扑尔敏、地塞米松自制配方碾粉外涂和喉风散治疗手足口病(HFMD)口腔溃疡的临床体会和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将120名HFMD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自制配方和喉风散治疗HFMD口腔溃疡患儿,对治疗效果和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将两组在药物起效时间、溃疡治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治疗依从性、患方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自制配方组明显优于喉风散组。结论:使用维生素B2、西咪替丁、扑尔敏、地塞米松自制配方碾粉外涂治疗HFMD口腔溃疡,疗效佳、见效快、治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患儿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脂血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普伐他汀治疗8周,治疗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观察疗效、血脂和血流变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对照组为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 P <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白胆固醇(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既能降低血脂水平,又能有效地降低全血黏度,提高组织灌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恶性综合征并发肌红蛋白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药物致恶性综合征(NMS)合并肌红蛋白尿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多导睡眠图、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客观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特征.方法 对26例临床确诊的PD患者(PD组)和31名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对照者(对照组)行全夜可移动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及次日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分析比较2组患者睡眠结构及平均睡眠潜伏期、入睡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SOREMPs)、睡眠发作(Sas)情况.结果 PD组N2睡眠期百分比(32.8%±13.1%)、REM睡眠期百分比(8.6%±5.3%)、平均睡眠潜伏期[(9.6±4.4)min]较对照组[40.2%±9.1%、11.5%±5.1%、(15.7±3.1)min]明显降低(t=-2.515、-2.054、-6.164,P<0.05),PD组醒觉指数[(41.8±32.1)次/h]较对照组[(28.6±11.0)次/h]明显升高(t=2.151,P<0.05).PD患者中出现日间过度瞌睡(EDS)7例(7/26,26.9%),明显高于对照组(1/31,3.2%;×2=4.764,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睡眠效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醒觉指数,PD患者平均睡眠潜伏期的缩短与年龄(β=-0.328)、左旋多巴等效剂量(β=-0.008)的增加呈线性相关(t=-2.829、-2.352,均P<0.05).PD组有5例(5/26,19.2%)出现SOREMPs,3例(11.5%)出现Sas,而对照组均无出现SOREMPs和Sas.结论 PD患者睡眠结构改变和EDS较常见,虽然PD患者中Sas不多见,但临床医师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经过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监测确诊为OSAHS,并经心脏彩超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21例,随机分为两组,即nCPAP治疗组(共11例)和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缓释片0.2,每晚一次,共10例),治疗3个月后,复查PSG及肺动脉压力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经过3个月的正规治疗后nCPAP治疗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缺氧时间、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24.8±6.6)mmHg∶(35.1±4.5)mmHg)],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善。结论:nCPAP治疗能显著减少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显著改善睡眠时的低氧状态,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包括颈性VEMP和眼性VEMP的特性研究,以探讨其对眩晕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7例对照组和33例BP-PV患者分别进行颈性VEMP、眼性VEMP检测,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各项检测数据的差异.结果:①病例组患耳的颈性VEMP、眼性VEMP异常率分别达到33%和36%;②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颈性VEMP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峰-峰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眼性VEMP各波潜伏期和峰-峰波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VEMP可以作为(BPPV)耳石器功能异常变化的客观量化评估指标,并对眩晕的定位诊断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